“新大学”组团出现 改名的大学到底怎么选
2021年被称为“史上最难的报考季”,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于独立学院转设,造成一大批“新大学”的出现。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和考生没有历年数据作为参考,增大了报考的难度。面对此前不太熟悉的新改名的高校,应该如何判断是否适合自己呢?他们的录取分数或者说报考热度应该如何估测呢?
了解“新大学”的“前世”
首先,要想“透过现象看本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新大学”的“前世今生”,了解它是由原先哪所院校改名而来或合并而来。如青岛城市学院的前身就是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烟台理工学院的前身则是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多所高校合并后,设立的“新大学”。部分原先的独立学院会以和省内高职院校“联姻”的方式,完成自身的转设工作。如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江苏职业工程学院两校预计合并转设为江苏职业工程技术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两所高校合并转设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等。
对于直接改名转设的独立学院而言,家长和考生可以直接参照原学校的历年分数进行报考,当然,名称的更换会给今年的投档线带来一点点影响,从整体来看的话变化不会太大。
对于合并转设的独立学院来说,情况稍微有些复杂,不仅要考虑合并前每所学校“各自”在考生所在省份的历年录取分数,还要考虑合并之后的其他变化,如是否转成公办院校、主要的办学地点是原先哪所学校的校区、新的招生计划数是否是原先两所院校招生计划的简单相加等,对于一些官网没有说清楚的信息,可能要和招办老师做进一步沟通,了解上述的招生细节。
确定“新大学”的身份属性
所谓的身份属性,就是这所院校是属于“公办”还是“民办”。从前的独立学院,在建立之初是“公办民助”的性质,即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因为通常是合资,因此校名常以“XX大学+XX学院”的形式出现。
在转设之后,学校的新“身份属性”将格外重要,大部分独立学院会脱离原先“母体大学”的光环,转设为民办本科。但仍有少部分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水平较高或合并因素,借转设的机会变为名正言顺的公办院校。如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转设之后成为省属公办院校山东石油化工学院;而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则是与山东省内近年报考热度非常高的一所专科院校——山东职业学院合并,转设为山东职业技术大学,既从民办转为公办,又从“学院”升格为“大学”,可谓是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招生竞争力。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考生本科第一学历是“公办院校”还是“民办院校”,对未来的发展还是有不小的影响的。对于本科线附近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今年转设为“公办”的独立学院,在未来的几年中,这类学校的录取分数将呈现明显的上涨趋势,报考的“性价比”很高。另外,对于转设为民办院校的独立学院,考生和家长也不要轻易被学校的新名字所“迷惑”,了解院校的身份属性,是确定志愿必不可少的环节。
关注新校区的所在地
在独立学院转设的过程中,很多高校不但脱离了母体高校的“管控”,也可能会调整原有的校区设置,对于以合并为转设方式的独立学院更是如此,考生可能出现报考了“印象中”在“大城市”的学校,但录取通知书上却让你前往“偏远校区”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以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转设为例,今年2月,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与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浙江药学院(暂定名),性质为公办。转设之后,这所“新大学”将同时拥有三个校区,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原校区位于浙江省舟山市,而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则有奉化和鄞州两个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校区。报考的时候,家长和考生一定要明确自己所填报的专业究竟是位于哪个校区。
独立学院的改名或合并,从逻辑和程序上并不难理解,但很多的细节都需要一个“过渡时期”,而这些细节又往往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密不可分,如师资质量、校园硬件设施、未来实习就业的机会等,校区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前研究这些“新大学”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转设之后学校的教学重心(或管理重心)是否会发生校区间的迁移,新校区附近是否有和学生学习就业配套的相关设施,不要等录取之后才发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从小就喜欢孩子的王女士,一直期盼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宝宝,但婚后两年多始终未孕,和丈夫到医院进行各种检查后,双方均未发现明显...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