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威力大,先别着急脱秋裤 青岛疾控中心提醒正确做好“春捂”一年都能少生病

青岛晚报 2021-03-05 06:23 大字

“春捂秋冻,老来无病”。“春捂”,是指春天气候乍暖还寒,早晚及室内外温差大,加之常有春寒侵袭,因此春天尤宜注意防风保暖,衣服宜渐减,不宜顿减。近日,青岛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市民应当正确做好“春捂”。

“春捂”有利于调节人体的恒定温度。因为无论季节如何变化,人的体温总要保持在37℃左右,人体保持恒定的温度,一是靠血管的收缩和皮肤的出汗来调节;二是靠增减衣服来维持。春天,气温时高时低,温差较大,皮肤汗腺一会儿因寒冷而收缩,一会儿又因天热而毛孔舒展,来回反复就可能导致血压升高。此外,人体在经历了一个冬季的暖衣保护,自身调节机制已经适应了当前的动态平衡,如果过早脱去冬衣,就会破坏人体恒定温度的调节,影响身体健康。有利于抵御风寒。人体也同自然界一样,在春天开始复苏,原先处于“冬眠”的皮肤细胞开始活跃起来,毛孔张开。一旦遇到“倒春寒”,人们常会觉得自己“不像秋天那么抗冻”,特别是老人、儿童、产妇、慢性病患者,容易因不适应而受寒,甚至导致过敏性疾病、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春捂”绝不是乱捂。“春捂”的“捂”容易给人造成误解,误认为一定要穿得“密不透风”才能抵挡料峭的春寒,或者捂到大汗淋漓也不肯脱掉冬装。实际上,“春捂”是要讲究科学的,捂得太过反而“没病找病”。春季穿着应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头、背、腹、足底。重点照顾好“首足”两头。哪些人群需要“春捂”?老年人体内产生的热量较低,并且循环系统已经不如年轻人,所以容易受“倒春寒”的刺激,需要“春捂”。

如果过早地给孩子脱掉棉衣或穿得太少,一旦遇到气温下降,孩子就难以适应,容易患伤风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初春季节,女性最容易因要“风度”不要“温度”而造成一些疾病。如初春因着凉引发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妇科疾病的女性明显增多。对于青壮年,尤其是那些体质偏于燥热、阴虚或者湿热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适合了。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于波实习生栾丕炜

新闻推荐

“输”于他的无奈

昨天下午,CBA联赛迎来一场颇有看点的比赛。青岛每日优鲜队面对卫冕冠军广东队未能上演爆冷好戏,最终122:135不敌对手败下阵...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