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铁路人,见证铁轨上的巨变

半岛都市报 2021-02-05 01:38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汪院萍

从业41年,亲身体会了列车从单线到双线,从普速到高速,从煤油信号灯到计算机信号灯,58岁的朱见臻可以说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不仅如此,朱见臻的父亲和儿子也都在铁路工作,一家三代铁路人,真正目睹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全过程。

传承铁路人的铁路情

初见朱见臻是在青岛西站值班员指挥室,当时的他正在认真看着大屏幕上一条条外行人看不懂的线。

“我对铁路有很深的感情,我父亲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现在我儿子也在铁路工作,目前是济南铁路局调度所的调度员,他属于破格提拔,是人家点名要去的。”因为戴着口罩,记者看不清朱见臻的表情,但他的话语难掩心中的骄傲,这份骄傲是对父亲,对儿子,也是对自己这个铁路世家。

朱见臻告诉记者,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了,却还时刻惦记着铁路,每次从电视上看见中国铁路又有什么新突破了,老爷子总会第一时间给他打电话询问情况,言语间满是激动和兴奋。

老人干了一辈子铁路工作,却没有赶上好时候,因为那时候中国铁路发展水平有限,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这些地方他一个也没去过。为了让老人感受现在中国铁路的发展,2018年~2019年,朱见臻抽时间带着老人坐高铁去了北京、上海、苏州和南京,一路上老人关心的不是各个城市的特色,而是载着他的列车。“当时父亲非常高兴,坐在高铁上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好,我感觉从来没见过那么高兴的父亲。”

提起儿子,朱见臻的话语中是满满的骄傲。据他介绍,儿子和父亲一样,是一名退伍军人,当时考试成绩很不错,可以选择的工作比较多,但是在他和老父亲的建议下,儿子最终还是选择了铁路,这也是儿子的本心,毕竟对于铁路,他也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儿子到铁路以后就不断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他的努力我们都能看见。他2011年进的铁路,2014年就能独当一面学习车站值班员了,2016年在3192人的练兵比赛中拿了第三名,2017年直接被要走做了调度员,严格来说,我现在是受儿子管辖的。”朱见臻笑着说。

从业41年见证中国铁路的飞速发展

朱见臻是个很健谈的人,虽然年过半百,却精神抖擞不见一点老态,提起自己的工作更是如数家珍。

“我1980年到铁路上班,几乎所有工作都干过了。现在做的是车站值班员的工作,别看出力不多,责任可不小。车站值班员是行车的指挥者、组织者和领导者,责任非常大。”朱见臻说,父亲和儿子也都做过这项工作。

朱见臻告诉记者,从业41年来,他经历了大大小小七八个站的建站和几次设备改造。“说实在的,我比我父亲幸运,因为我赶上了铁路大发展的好时候。我刚来那会儿,信号灯是煤油灯的,设备也是苏联式的,设备落后人就必须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那时候真的是很艰难。你看看现在,设备有了跨越式的发展,给人减轻了很多负担。像这样的值班员指挥室,原来可能得十几二十号人,现在一两个人就行,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呀。”

铁路在发展,设备在更新,朱见臻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用朱见臻的话来说,跟年轻人学技术是他这样的老铁路的必修课,否则就没办法胜任工作,就真的要被淘汰了。

“注意安全”是祖孙三代逢年过节最多的关心

今年的除夕夜朱见臻和儿子都回不了家,这已经是他近几年在车站过的第三个春节了。即便有时候他可以回家,他也会主动留下来,把回家的机会让给年轻人。“我年龄大了,应该照顾年轻人。再说这么多年,家里也已经习惯了。尤其是我父亲,他非常理解我们,从来不要求什么,每次都嘱咐我和儿子好好工作,注意安全,别操心家里。现在想想,好像父亲对我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注意安全’。”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朱见臻的父亲和母亲现在生活在平度老家,虽然父亲身体还不错,但是84岁的母亲身体很不好。平时朱见臻不能经常回家,照顾母亲的重担一直是父亲一力承担,就是这样,父亲也从未有过怨言。老爷子经常对朱见臻说,家里的事不用他管,他只要安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

朱见臻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铁路人,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如果从上班到退休都没出过安全事故,那就算是很大的成功。“我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在铁路上干了一辈子没出过事故。现在我和儿子每次打电话老人都会叮嘱我们注意安全,平时多学习多锻炼,精进业务,这种对工作的态度真的是一种家风传承。”

朱见臻向记者介绍怎么看行车图。

新闻推荐

区金融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

本报讯(通讯员赵传鹏)关怀送上门,暖流涌心头。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来临之际,区金融监督管理局在“融聚芝罘”党建品牌引领...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