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车为啥少了?是“智慧”在领跑 青岛交通智慧方案打通“城市命脉”
马路边上的停车位“可遇不可求”。
立体停车库极大缓解了城市停车难问题。>>>编者按
“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新年伊始,各地纷纷出台“智慧城市”相关政策。青岛也在倾力打造可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的智慧城市。在2021年的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岛提出,力争建设智慧社区、智慧街区50个,新建升级智慧交通设施210处,建成35家互联网医院。即日起,半岛都市报推出“青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系列报道,展现正在快速成长的“青岛智慧”。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贝贝
以往,车辆行驶到黑龙江中路桃园村口附近都会堵得一塌糊涂,但最近一段时期细心的市民发现,这里的交通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看得见的是交通顺畅,看不见的是智能科技。前不久交警部门结合路口实际交通状况,对黑龙江中路沿线路口实施绿波协调,有效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作为城市的“命脉”,是智慧城市建设落地的重要一环。依托“智慧方案”打通“城市命脉”,青岛连续多年摘掉了“堵城”的帽子。最新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青岛交通正变得更加健康,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五。显而易见,智慧交通的黄金赛道上,领跑的青岛还在继续提速。
车在路上跑,红灯少了
受地理位置限制,黑龙江中路桃园村口东出口仅一条车道,车辆合流冲突严重,通行效率低。而按照进出口车道数相匹配原则,北进口设置了一条左转车道,排队车辆也经常导致直行车辆断流。
从2020年底开始,黑龙江中路沿线路口实施绿波协调,车辆通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当我们的私家车按照设定的速度行驶,在特定路段碰到红绿灯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绿灯。”海信网络科技副总工程师孙永良告诉记者,这不仅提高了城市道路车辆的通行效率,而且大大改善了驾车出行的体验。例如,通过绿波协调,东海路(珠海支路-燕儿岛路)平均行程时间均值较原先减少36.35秒,行程时间下降24.37%。来自市交警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2条主干道实施绿波协调,全域统筹治理拥堵。
青岛出租车司机孙培龙对此感触颇深。很长一段时间,重庆路上的40多个红绿灯让孙培龙很恼火,“原先跑一趟机场几乎挨个儿停,气得冒火。”而通过对重庆路上的信号灯实施绿波协调控制,曾经一路亮起的红灯减少了很多。“现在红绿灯智能了,走重庆路基本不用停,顶多停个两三次,是很了不起的成果!”孙师傅说,车跑得畅快,自己能多跑几单,是技术帮他实现了这个朴素的梦想。
绿波协调背后,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支撑,是青岛历经7年建设的攻坚成果。7年前,智能交通系统在青岛投入使用,此后不断升级。2017年,“青岛交通”APP上线,青岛是国内继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宁波之后第6个提供“城市级”综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务的副省级城市。人们只要打开手机,便可以通过该软件查到青岛的各种道路状况和出行信息。
2019年开始,在海信的协助下,青岛交警开始开发“交通医生”相关功能,青岛率先实现了云脑与多个业务场景的结合。在“交通医生”的帮助下,交警部门可实现对路口方案、车道渠化、时段划分、车道干扰、绿波协调、潮汐交通六大类交通问题的自动发现与精确诊断,并可根据“病因”自动开出“诊断治疗报告”,形成了涵盖问题诊断、策略生成、方案优化、效果评价的完整的信号优化闭环流程。
高德地图发布的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至2019年,青岛的拥堵指数从2015年开始实现了连续4年下降,成为全国拥堵改善最明显的城市之一。
多路径攻破停车难题
同堵车一样,停车难也是智能交通落地破解的另一顽疾。据公安部统计,2020年青岛的汽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车辆的增加,意味着现有停车资源将更加紧张。
鼓励建立城市级智慧停车平台,青岛有意识地将智慧停车作为发展智能交通的“引爆点”,盘活现有停车资源。
手机一扫“慧停车”,让你“会停车”,这是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智慧停车服务。
记者也亲身感受了一把“慧停车”APP的便利。2月1日下午,记者开车在海口路上,寻找附近合适的停车位,记者打开“慧停车”APP,通过点击“找车位”,在线实时查看附近车位余量。记者根据“慧停车”导航将车驶入了附近鲁商凯悦的地下停车场并顺利泊车。出车时,通过快速无感支付,停车杆自动抬起,非常方便。
“车主通过’慧停车’APP,即可轻松查询、预约附近停车泊位,快速入场、无感支付。”松立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刘寒松介绍,在青岛,“慧停车”已覆盖市南区泉州路、市北区台东一路、崂山区海龙路等四区20条路内停车路段,1161个泊位。
不久前,松立慧选商城正式上线,通过与汽车服务资源对接,基于停车大数据分析、应用,为车主提供智慧停车服务之外的加油、充电、洗车、维修、保养、保险等生态服务,开拓汽车后市场服务。
与“慧停车”不同,青岛齐星车库有限公司则通过化繁为简,以打造独特的立体车库扩展城市停车新时空。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旁边的齐星智能立体停车库于去年11月份正式投入使用。该停车库共11层,车位达120个,使原本只能停放12辆车的地方,车位扩大近10倍,大大缓解了附近停车难的问题。
一位在附近上班的王先生是这里的“常客”。“存取车特别方便。不用倒车、侧方位停车,将车开进车库,拉手刹,收后视镜,下车在车库门外显示屏点击确认停车就行了。”王先生表示,以前开车上班最头疼的就是找车位了,有时在附近转上几圈都找不到空余停车位,耽误时间。自从公司附近有了智能停车库,不仅停取车方便省时间,还避免了停车刮蹭的风险。
据介绍,该智能停车库已接入青岛市智能化停车管理平台,停车场信息将全市发布,除了这种自动停车外,还有“可精确到秒、可在线支付”的智能泊车收费系统、手机APP预约车位、共享停车位等项目,在移动端的操作与应用上大大方便了车主,给人们的出行、生活提供了大大的便利。
在青岛,以科技解决停车难题的企业不止于此,去年下半年,由近40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青岛市停车产业协会,携手打造智慧停车的“青岛模式”。
抢占智慧交通的时代风口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智能交通行业市场规模呈逐年递增趋势,从2011年的420.4亿元增至2019年的1510.2亿元,复合增长率为17.33%。“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智慧交通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
2021年开年,北京、深圳、上海、南京、苏州、武汉等地轮番出台相关政策,智慧城市成为下一轮区域竞争的关键词,智能交通是其中关键一环。
面对机遇,智慧交通摁下了“快进键”,嗅到机遇的阿里、百度、腾讯、华为等科技巨头纷纷入局,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汽车等解决方案层出不穷。面对机遇和挑战,以海信等为代表的青岛籍企业,勇于抢占智慧交通的时代风口,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
比如,深耕业务场景,找到动态交通最优解。海信与其他企业最大的不同,就是扎根业务实践,把交通经验和大数据技术融合起来。“在智能交通领域深耕了二十余年,海信深入扎根业务实践,积累了雄厚的经验,这是无可比拟的优势。”海信智慧交通事业本部总经理王雯雯表示,目前,关于信号控制场景,海信提出了围绕自适应、拥堵、行人、优先等6个主题在内的40种控制策略,可以说覆盖了城市信号控制所涉及的方方面面。
相关专家指出,智能交通涉及到多领域技术的整合,包括交通、汽车、传感器等领域,以及信息技术领域,其复杂程度和跨越的行业超乎想象。如何将这些行业企业以及跨行业技术整合到一起,是当下智能交通产业亟待解决的困难。
近日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中公布了交通健康指数同比变好城市榜单,其中海信助力5大城市跻身TOP10。再比如,抢占标准高地,引领行业发展。在智能交通领域国家标准有41项,其中海信参与了29项标准。
企业在智能交通领域奔跑的背后,是青岛这座城市奔向智能交通先行者的实力和底气。智慧城市,交通先行。2019年以来,青岛被山东省列为四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紧抓智慧城市建设带来的机遇,探寻城市升级中的“智能密码”,青岛用“智慧方案”打通“城市命脉”,正在开启新赛道上的新一轮领跑。
新闻推荐
2月3日青岛市城阳区棘洪滩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春节走访困难户”的文章在文章配图中困难户家中橱柜上摆放着几瓶高...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