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三个问题再回答
很多家长都对自己爱孩子的心“迷之自信”,在他们看来,爱孩子是一种本能,愿意把自己最好的给孩子,心甘情愿付出一切,这就是爱。其实,爱孩子,不能仅靠父母的本能,更要靠智慧,应该赋予这份沉甸甸的爱一种正确内涵。缺乏智慧的爱,可能是错误的爱,而错误的爱不是真正的爱,甚至可能是刻骨铭心的伤害。对家长们而言,亲子教育的“请回答2021”,就从思考三个问题并学会真正地爱孩子开始吧。
爱孩子的基本条件你具备吗?
“良好的婚姻关系其实就等于家庭教育成功的一半。”在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心理系教授张蕾看来,和睦的夫妻关系是爱孩子的首要基本条件,父母彼此相爱,孩子就会有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逐渐长大,以相互尊重爱护、和睦相处的父母为榜样,人生从一开始就被界定于正确的轨迹。“很多教育家都已经达成了这样的共识: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父母彼此相爱。”
另一个爱孩子的基本条件则是父母必须有良好的心态。“爱是从心里面发出的,父母的心是甜的,表达出来的爱也会是甜的。”张蕾提醒,目前家长们最常见的不良心态真不少,牢骚满腹、心理不平衡、焦虑不安、心浮气躁、盲目攀比等都很常见,这些心态都可能潜移默化“传染”给孩子。对待生活积极乐观,保持好奇心乐于学习,忍耐孩子的不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样的心态才是父母应该有的心态,而拥有这些心态的家长对待孩子会多一分宽容、理解,赋予孩子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爱孩子的常见误区你踩了吗?
对孩子的爱有正确和错误之分,不少家长明明已经进去了爱的误区,却还“一厢情愿”地自我标榜深爱孩子。张蕾说,这需要家长们特别警醒。
“有些父母过度保护、过度满足孩子,没有界限,没有原则,没有要求,这是溺爱。溺爱的现象相当普遍。”张蕾认为,家长们首先要避免的误区就是溺爱,因为溺爱容易让孩子丧失抵御创伤、提升自立能力的机会。张蕾建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们的管束方式应该像喇叭口一样,幼小的时候教导约束可以相对多一点,随着年龄增长,约束越来越少,等到孩子年满18岁,家长就可以考虑彻底放手了。
与溺爱相对的一个爱的误区是过分严厉的爱。对孩子的要求无限拔高,过度否定,对待孩子的态度简单粗暴、持久冷漠等,都是严厉的爱的常见表现形式。过分严厉的家长往往总是“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在这种“爱”的高压笼罩下,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温暖,而是痛苦,甚至屈辱。
爱孩子的真正内涵你了解吗?
具备了爱孩子的基本条件,避开了爱的误区,想要打造一份专属孩子的真正意义上的爱,家长们需要明白爱的真正内涵。
张蕾强调,接纳孩子是爱的内涵中相对最重要的一部分。“接纳就是按照孩子的本相来接受他们,并在这个前提下,去欣赏、陪伴、教导一个被接纳的孩子,这样孩子才能够自尊自爱自觉,才能有更好的成长。如果孩子感到自己被排斥、被否定,对孩子是很大的伤害。”接纳孩子,有利于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而拥有健康人格的孩子,无论智商超群,还是资质平庸,至少他们都能具备快乐生活的能力,为自己负责,为将来的家庭负责。
除了接纳孩子,家长们还应该充分尊重孩子。“尊重是爱的代名词。如果爱一个人,却不尊重,就不能谈得上真正的爱。”张蕾提醒,尊重孩子要从尊重他们的人格、感情、兴趣等方面入手,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家长希望自己被别人如何对待,就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在人格上是对等的,绝不是家长把孩子生出来就有权利随心所欲地对待孩子。
不少家长还把对孩子的爱等同于关心他们的吃喝拉撒、学习娱乐,其实爱不应如此局限、“肤浅”。家长们更应该注重对孩子内心的滋养,关心他们的烦恼、喜好、思想、情绪等,才能与他们一起构建起强大的内心世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父母深沉真挚的爱。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张琰
新闻推荐
原地过年的牵挂 红包千里表思念 湖南籍公交司机陈碧辉第一次不回家陪父母过年 主动请缨驾驶除夕夜末班车
“我申请驾驶除夕夜的末班车,让更多本地同事可以回家过年。”314路公交车驾驶员陈碧辉主动向单位要求开末班车,用驻守在公...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