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分得好 奖励积分当钱花

青岛早报 2021-01-12 06:54 大字

两会追热点

自去年1月6日《青岛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青岛市迈入了生活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截至目前,市区76个街道、724个社区的5551个小区和2268个公共机构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与每一位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成为城市新时尚。对于如何更好地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持之以恒地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市人大代表 王军

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垃圾大幅增多,在实施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垃圾如何处理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危害人民健康和环境安全。市人大代表、山东海康律师事务所主任王军介绍,目前我国垃圾处理方式主要分为填埋处理、焚烧处理、堆肥处理等,垃圾处理普遍存在处理方式传统单一、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市民对垃圾处理的认识,建议政府部门在小区垃圾回收点、公交站等地方以电子屏或者宣传画等形式让市民学习了解垃圾的危害、垃圾分类后的科学处理过程及实际意义等,让市民在理解的基础上自发地重视和参与垃圾处理。 ”王军介绍,通过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处理法律,在如何规范垃圾减量、垃圾如何回收处理等方面明确责任主体、实施方法等。

王军表示,在城市垃圾处理体系中,要加快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基础处理设施建设。 “通过政府监管,把好初步设计关、项目开工关和竣工验收关,保证工程质量。加强垃圾处理运输、中转等设施设备建设,最大限度减少垃圾对环境二次污染。 ”王军说道,建议通过行政许可,规范垃圾收运和回收服务主体,扶持和发展具有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收运企业和回收公司参与垃圾分类收运,逐步建立规范有序、适度竞争、监管有效的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和回收利用体系。

市政协委员 孙永良

推行“绿色账户”尝试旧物互换

“生活垃圾分类需要每一位市民共同参与,我们要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通过全民宣传,让从孩子到老人都能够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习惯。 ”市政协委员、青岛天慧永泰环卫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良对城市垃圾分类工作一直格外关注,并学习了解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做法。

“垃圾分类首先市民要‘分’好,可以在居民社区、商场超市等重点单位悬挂垃圾分类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册;利用电视、报纸、公交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倡导“绿色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量。 ”孙永良介绍。

在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孙永良建议可以推行“绿色账户”和旧物交换制度,设计“绿色账户”积分奖励兑换规则,积分可用于兑换日用品、减免物业费等,并鼓励居民旧物互换,减少资源浪费;对不按照规定进行垃圾投放的居民和单位探索采用教育批评、罚款罚单、纳入社会信用体系等惩罚措施。

“实行奖励制度可以让老百姓邻里之间自然形成一种宣传和引导,让市民获得一份参与感。 ”孙永良介绍,可以利用示范引领作用,开展示范达标街道、小区和示范达标村、示范达标企业的创建,评比表彰环保卫士、垃圾处理达人等,将垃圾分类融入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创建中,促进市民养成文明卫生好习惯。

市政协委员 姜玉兰

加大持续推进农村垃圾分类

“岛城从去年正式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能持之以恒地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程,是当下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市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青岛市委组织处处长、城乡建设专委会副主任姜玉兰说。

姜玉兰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一部分人仍然没有意识到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有些人已经习惯在家里随手将垃圾混在一起,然后出门扔到垃圾桶内,这种多年形成的习惯在刚开始改变时会比较不适应,这就需要社区、街道、社会等不断宣传,让大家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姜玉兰说道,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垃圾投放、回收、分拣等基本常识;要从娃娃抓起,在幼儿园、学校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力争做到垃圾分类“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加快,垃圾分类工作不仅要在城区落实推进,也要特别注意在农村地区实施。”拥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姜玉兰介绍,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可能与市区有所不同,垃圾分类基础设施也不到位,导致垃圾分类工作没办法完全开展实施。同时一些市区内小区也存在着垃圾箱未设置分类标识,造成垃圾混装的问题。对此,姜玉兰提出,可以加强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确保每个小区、街道、村庄摆放分类垃圾桶,每组分类垃圾桶旁都有醒目的垃圾分类提醒。 “在农村地区,村庄内还可以成立志愿者队伍,选出热心公益的村民做垃圾分类督导员,成为垃圾分类的实施者、示范者和传播者。 ”姜玉兰说道。

市政协委员 徐从德

倡导绿色生活限制过度包装

市政协委员、青岛科技大学法学院社会工作督导与评估中心主任徐从德列举了目前全市垃圾分类和处理存在一些问题和难题,如居民群众知晓率低、参与率低、投放正确率低及“混装混运”;有的小区虽然采用智能化方式引导居民进行分类,但操作起来比较复杂;农村垃圾分类进程缓慢;全市垃圾处理场所和设施不够等。

徐从德介绍,垃圾分类主要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环节,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垃圾分类工作的实际效果。 “我们要树立系统化治理的观念,坚持‘前端’‘后端’协同发力,防止垃圾‘混装混运’‘只转移、不消化’等现象。”徐从德认为,应该明确市场准入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时必须选择具备垃圾分类、收集、运输专业能力的“全产业链”企业。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快递外卖等行业的过度包装。结合“疏整促”,规范废品回收站点的监督管理。

同时,对于城市社区和农村地区要有所区别,统筹推进。徐从德表示,在城市社区,应区分新建小区、老旧小区、无物业小区,制定不同的工作方案。在农村地区,一方面,要把垃圾治理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学会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可用村规民约、以奖代补、评星挂牌等措施约束和激励村民,更重要的是加快补齐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足的短板。

本版撰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吴冰冰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统筹规划 将安全应急产业纳入青岛市新兴产业

市人大代表、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旭明目前,青岛市应急安全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1200余家,涉及应急安全产品制造、...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