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与食品安全 当前,冷链食品的安全成为公众热切关注的问题,为此,针对新冠疫情与食品安全,以及冷链食品储存、运输、加工分装、经营销售等环节的防控,本报记者采

菏泽日报 2020-12-18 09:24 大字

编者按

12月16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兆山告诉记者,食品及其包装材料若由新冠病毒感染者生产、加工、搬运等,有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新冠病毒在污染的食品及其包装上不能繁殖,常温存活时间有限,但在低温环境下会存活较长时间。7月份以来,我国发生多起冷链食品包装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其中青岛新冠肺炎疫情在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到活病毒,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人员感染。

冷冻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特定低温环境下,包装后的运输、零售中温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此冷链过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会被冻死也不会生长繁殖,但能一直保持存活状态。海鲜加工厂、畜禽屠宰加工厂、生鲜市场等场所低温潮湿、环境相对封闭、人群密集,这些都有利于新冠病毒传播。如果冷冻食品及其包装表面被新冠病毒严重污染,并在低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搬运、加工或销售,可能会成为新冠病毒的载体。

刘兆山告诉记者,新冠肺炎主要的传播途径是人际接触以及通过直接接触受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产生的呼吸道飞沫。冠状病毒不能在食物中繁殖,它们需要动物或人类宿主才能繁殖。

新冠病毒可以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也可通过食物潜在传播,因为当新冠病例咳嗽或打喷嚏时,所产生的飞沫可到达其他人的鼻子、嘴巴或眼睛。或者,由于呼吸道飞沫太重而无法经空气传播,飞沫会落在受感染者周围的物体和表面上。触摸被污染的表面 、物体或受感染者的手,然后触摸自己的嘴、鼻子或眼睛,可能会引起感染。例如,在触摸门把手或握手并随后触摸自己的脸部时,可能会发生感染。

冷链食品污染新冠病毒不会通过食品传播,但可作为污染物进行传播。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物品表面存活的病毒可能导致无有效防护的易感接触者发生感染,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冷链物品从业人员。我国相关部门已经加大了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监测、 消毒等措施,普通公众注意保持清洁、生熟分开,感染风险极低。

刘兆山建议工作中经常与具有较高新冠病毒污染可能的冷链产品密切接触的行业从业人员,如从事冷链产品装卸、加工、销售的人员,需增强防护意识,做好日常防护,避免皮肤直接接触可能被污染的冷链产品,接触冷链产品后未脱掉可能被污染的工作服并洗手消毒前不摸口鼻眼,工作完成后需立即洗手消毒,定期进行核酸筛查。记者 马 琳

新闻推荐

市外办 为德国“国际客厅”建设贡献外事力量

一年来,市外办坚持疫情防控底线思维和拓展国际合作机遇意识相结合,充分挖掘青岛市对德工作优势,搭建起疫情下中德两国“空中...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