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份生命的契约

青岛早报 2020-11-28 05:58 大字

[摘要]记者手记

“救在身边爱心相髓”。造血干细胞捐献是一种自愿无偿、高尚利他的捐献精神和奉献爱心、挽救生命的社会风尚。从2004年青岛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谢振华成功挽救一名河北小伙的生命开始,到下个月即将进行采集捐献的马广涛,16年以来,青岛市100次成功实施造血干细胞捐献,为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血液病患者奉献了“生命血脉”。目前,青岛市实现造血干细胞捐献数量和入库志愿者数量均居山东省第一位和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为青岛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增添了新亮点。

青岛有爱,大爱无疆。 10多年来,来自青岛的微尘、九月天使等爱心品牌,以及连续25年12次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的荣誉都已经成为这座爱心城市文明的符号,伴随这座全国文明城市向更好发展,爱心的翅膀也在不断煽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在省内率先达到百例,再为城市的文明添了一份魅力。100次的捐献,是100个生命的契约,也为100名患者送去了生命的希望,更是为所有有爱的人们点亮了100盏明灯,用灯芯里的光和热指引和温暖着大家。

造血干细胞捐献过程中的一幕幕有爱的镜头还在不断重演着。你是谁并不重要,只要你需要帮助,我就会伸出热情的双手。还记得,阅读那陌生患者给捐献者送来的书信,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感恩,那是对生命的渴望;也无法忘记,捐献者们给患者捎去的小卡片,那是带着“热血真情”的关心和鼓励。 “慢慢的,我恢复了健康,慢慢的,我就成了你,因为你我有了血脉相连。”早报记者记得,这是一名陌生患者给捐献者写来的话,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体内留有了捐献者血液的“种子”,慢慢在体内转变,最后患者的血液就和捐献者的相同。对患者来说,捐献者就是再生父母。

“真的是感觉,世界上只有我能救他,并且对我又没有什么坏处,因为挽救了他的生命,我还一直有自豪感。”青岛市第34例捐献者袁卫青曾这样对早报记者说,捐献完成后,他感觉自己充满了快乐的正能量,带动身边好多人也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志愿者。随着青岛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爱心志愿者越来越多,相信下一个100例将更快到来,更多患者因为这份爱心而获得挽救。

新闻推荐

青交今晚大剧院再奏贝多芬三部经典名曲“朝气蓬勃”

半岛全媒体记者黄靖斐实习生王正一11月28日19:30,又一场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系列音乐会将在青岛大剧院音乐厅奏响,...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