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纺织谷”探秘老厂房 晚报的小记者们研学探寻岛城“母亲工业”的根脉

青岛晚报 2020-11-05 06:22 大字

屹立近百年的水塔见证了一个行业的变迁,历经风雨的打包机穿越时代更迭,纺织博物馆、纤维科技馆蕴藏了关于纺织的历史和奥秘……作为工业文化的新地标,青岛纺织谷犹如一座宝藏。日前,青岛晚报的小记者们研学纺织谷,在纺织博物馆、纤维科技馆馆长王雷专业生动的讲解中,小记者们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网红”打卡地,领略传统与现代交互碰撞、兼容并蓄的独特魅力。

工业遗址“三宝”开眼界

“当我们进入园区,就等于进入了博物馆。你们猜猜纺织谷这处始建于1934年的工业遗址,到底藏了多少好东西?”伴随着王雷的提问,小记者们迅速集结完毕,正式开启了纺织谷之旅。

一进入纺织谷,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园区最高建筑水塔。据王雷介绍,水塔高22.8米,始建于1934年。水塔浑身被爬墙虎裹了个严实,秋风拂过,深红色的树叶一阵婆娑,动人的姿态引得小记者们目不转睛。“哪位小记者演示一下,男子汉是怎样站立的?”在王雷的引导下,小男生们纷纷昂首挺胸,像极了水塔的“站姿”,充满历史感的水塔瞬间有了生命的律动。随后,小记者们又见到了一棵粗壮的金桂树,尽管已过鼎盛花期,但仍隐隐飘散出一缕缕桂香,沁人心脾。听说这棵树已经有153岁后,小记者们纷纷开启拍照模式,一阵闪光灯赋予金桂树又一高光时刻。

继续往园区深处探访,小记者们又见识到另一件“镇园之宝”——打包机。王磊告诉小记者们,尽管打包机看起来体型不大,却重达19.2吨,“足足有四五头大象那么重”,形象的比喻令小记者发出一阵惊呼。

纺织博物馆探访“母亲工业”

作为岛城纺织历史的见证者,青岛纺织博物馆依托厂房旧址而建,内藏千余件藏品,每一台设备,每一根立柱,甚至每一个铆钉,都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积淀。从小记者们跟随王雷进入博物馆的那一刻起,一张描绘岛城纺织业百年发展史的恢弘画卷便在小记者面前徐徐展开。

“纺织厂房坐南朝北,屋顶采用锯齿式的拼接,窗户朝北开,既保证了最大的采光度,又利于控制车间温度,同时在视觉上也便于工作。”“车间的每根立柱都使用4根工字钢借助热铆工艺焊接,历经80多年,依然紧固如初,现在这种工艺已经失传了”……作为馆长,王雷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博物馆中的一景一物,而通过他的讲解,小记者们也真正了解到曾经提供了青岛75%的税收并带动本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纺织业,为何会被称之为“母亲工业”。

“我姥姥有时候在家也讲她上班时候的故事,那些画面光凭讲真是想象不到。”小记者柳欣恬的姥姥干了一辈子的纺织工作,她说自己参观了纺织博物馆,才意识到姥姥当时工作的辛苦。

纤维科技馆寓教于乐

“芝麻开门!”随着小记者们齐声念动“咒语”,纤维科技馆的大门轰然而开。栩栩如生的恐龙,憨态可掬的小熊,以及造型逼真的巨石等,将科技馆装点得犹如一个小型游乐园,在这里,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焕发出勃勃生机,纺织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跃动而生。

博拉粘胶、抗紫外线天丝、牛奶粘胶、富硒纤维、铜氨……明明看起来都是一团白色纤维,却是用完全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令小记者们大呼神奇。在经过王雷的同意后,小记者们纷纷上手,揉一揉,捏一捏。这些纤维或轻柔绵软,或弹性十足,感受到不同的触感,小记者们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当得知常见的玉米、小贝壳等,在现代高科技的加持下,竟然也可以摇身一变被穿上身,小记者们更是掏出相机、手机,对着相关纤维一阵猛拍。

当天参加活动的小记者中,有不少就读于三年级,对于他们而言,讲解、展板中的某些字着实生僻,不过孩子们或以拼音代替,或对照原字仔细描摹,一笔一画认真记录下纺织知识的点点滴滴,令王雷也大为欣慰和感动。

新闻推荐

暖心“护航”

早报11月4日讯“红灯亮了,一位行动不便的大爷还在人行道上。一辆33路公交车的司机下车,搀扶老人过了马路。”11月3日上午,市...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