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笑声歌声鲜花祝福 抗美援朝老战士喜过重阳

青岛晚报 2020-10-26 06:06 大字

本报10月25日讯“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在雄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声中,六位曾经在朝鲜战场上浴血奋战的老兵佩戴上了金光闪闪的纪念勋章,虽然都已是耄耋老人,但此时此刻,他们精神矍铄,脸上绽放出年轻时的光彩。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10月25日是老人节,在城阳区社会福利中心(圣德医养)内,所有的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用歌声、笑声和鲜花,向这些曾经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兵们表达着最崇高的敬意。

在城阳社会福利中心(圣德医养)内,入住着六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他们分别是赵正发、李云芝、丛文滋、江存珠、刘吉福和崔立德。中心的工作人员组织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向这些老兵表示慰问,并赠送了慰问品。

87岁的刘吉福老人是六位老兵之中最年轻的,七十年前,年仅17岁的刘吉福,为了保家卫国毅然参军,满腔热血,铮铮铁骨,与战友们筑起血肉长城:“我原本是67军的一名步兵,直到今天我还清楚地记得,每次打仗之前,我们都要用肩膀将整箱的子弹和炮弹背到阵地上去,一场战斗打完了,我们还要将负伤的战友从前线抬下来,许多战友就在我们眼前牺牲了,但是为了胜利,为了祖国,我们毫不畏惧!”老人抚摸着胸前的勋章,岁月染过的脸上满是自豪。

年过九旬的李云芝大妈在志愿军中是一位医务兵,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冒着枪林弹雨从前线上往后方运送伤员。如今,这六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老人已经入住城阳社会福利中心(圣德医养),开始安享晚年。其中,最年长的98岁的崔立德老人已经在中心里住了六年,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

同样对这里感觉到满意的还有赵正发老人:“护理员就像自家的孩子,他们从不嫌麻烦,洗衣服、换床单、理发、洗澡,还帮助我去拿药,都让我很感动。”赵正发老人说,他在福利中心的老年大学报了书法班、合唱班、剪纸班,每天都很开心。“祖国没有忘记我们、人民没有忘记我们!”93岁的丛文滋老人说,当年流血牺牲就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现在他们都老了,但是没有人忘记他们的功绩,他感谢国家、感谢身边的护理人员,让他们得以安享健康、快乐、幸福的晚年生活。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王大伟)

新闻推荐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

近日,由陈传兴执导的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正在热映,影片上映后好评如潮。借着这部影片,很多观众也真正走近叶嘉莹...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