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海洋资源保护螃蟹住进“安全屋”

青岛早报 2020-09-07 05:59 大字

会场社区渔民陈正明回忆,前些年,一边是会场螃蟹的名气越来越大,一边却是会场螃蟹的产量每况愈下,这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13年期间,会场螃蟹遭遇的尴尬情况。会场螃蟹从每年的数万公斤产量,下降到了几千公斤,很多渔船在螃蟹捕捞季出海收获越来越少,有时候甚至空手而归。 “探寻原因,是前几年有大量外来渔船前来捕捞,他们使用的多是底拖网,所到之处连小小的螃蟹苗也会被拖走,破坏了海洋生态环境,螃蟹的产量也越来越少。 ”渔民老杜说。

随着当地政府部门近几年更加重视海洋资源保护,这片海域迎来了 “新时代”。杜雨功介绍,为了保护崂山湾海域的渔业资源,尽快恢复海洋环境,崂山区从2013年启动了公益性海洋牧场工程建设,其中会场湾人工鱼礁区面积约56.9公顷,投放礁体约2.5万空方,功能定位为资源保护型鱼礁区;兔子岛西南侧人工鱼礁区面积约为56.5公顷,投放礁体约3.5万空方,功能定位为休闲生态保护型鱼礁区。上万空方人工鱼礁体插入平缓的海底,形成道道水泥矩阵,等于给鱼虾营造了“安全屋”。 崂山区还在海洋牧场沉放了200多条废旧渔船,在兔子岛海域移植了100亩海藻,在会场湾移植藻类。青岛市、崂山区海洋与渔业部门还在3个鱼礁区增殖放流梭子蟹、对虾、海蜇、鱼苗等,海底的“安全屋”得以让鱼虾安全地繁衍生息,移植的海带、裙带菜和鼠尾藻也给鱼虾净化了水质,改善了生态环境,更有利于修复海洋资源。

“功不可没,海洋牧场的人工鱼礁杜绝了拖底渔网的使用,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海洋牧场里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条生物链条,近海资源逐渐得到补充,鱼虾增多,平常不多见的小黄鱼、鲈鱼、黑头等也出现了。”杜存功告诉记者,会场螃蟹从2014年开始产量增加了,鲈鱼的产量也增加了不少,原先一条船一天捕捞不了四五条,现在每条船能捕捞到上百斤鲈鱼。

本版撰稿摄影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孙启孟

新闻推荐

“青烟”连线,远程评标 胶东五市首个跨市评标项目在青完成

□记者薄克国通讯员黄华谢威报道本报青岛9月4日讯今天,青岛市部分市政道路整治工程(2020年)监理项目在青岛市公共资源交...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