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出英华 匠心传爱

老年生活报 2020-08-05 08:10 大字

[摘要]面点大师陈秀英——

提起青岛的面食,王哥庄的大馒头、青岛大包、青岛蒸饺……口味独特,蜚声海外,这些面食产品及配方改良都是出自76岁的大厨陈秀英之手。作为“国宝级”面点大师,多年来,陈秀英坚守匠心,传承厨艺,不但精心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厨师,还对困难群众、残障人士毫无保留地授课教学,让他们自食其力,用大爱书写人生。

中西结合创新面点做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一处咖啡馆,记者见到了陈秀英老人,她精神矍铄,慈祥和蔼,讲起面食和烹饪,如数家珍。

陈秀英老人是科班出身的专业厨师,1961年,她就进入了青岛商业技工学校学习西餐专业,3年后进入当时的青岛咖啡店 (后为青岛饭店)就业,2年后她师从中餐大师王孟祥,学习中餐,从此开始了“中西结合之路”。上个世纪80年代,青岛的四方大酒店十分有名气,那里的生日蛋糕可以说是赫赫有名,陈秀英设计出了12生肖蛋糕、龙凤呈祥蛋糕等,每天前来买生日蛋糕的人都排长队。

“后来我和王孟祥老师在四方大酒店成立了小吃部、西点部,烧麦、小笼包、蒸饺等都很受欢迎。 ”陈秀英回忆,生日蛋糕火爆后,她又围绕青岛十大风景做成面点,“栈桥”“鲁迅公园”等作品都是中西结合的产品,深受市民欢迎。

改良王哥庄馒头加工工艺

王哥庄大馒头有500余年历史,是青岛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1994年,已经退休的陈秀英被劳动保障部门邀请去为王哥庄街道的大馒头作坊培训如何制作大馒头。

“当时的王哥庄大馒头都是传统制作方法,制作时间长,外观欠佳,我现场做了几个馒头,大家看到后都特别吃惊,于是纷纷让我传授经验。 ”陈秀英介绍,她集合了西点的做法,改良了馒头配方,同时掌握好温度和时间,肯定跟传统方法做出来的不同。

陈秀英告诉记者,做馒头不仅需要酵母和糖,也需要盐,“盐不仅可以增白,最重要的是可以调味。加糖是甜味,再加点盐就成了咸甜口感。 ”陈秀英说,自己的馒头受欢迎还与发酵有关,待发酵的馒头要保持在28℃—35℃的温度下,因为这个温度最适宜酵母菌发酵。 “还有就是,面的湿度要保持在20%左右,一定不能湿度太大,揉面也不要反复揉。 ”陈秀英说。陈秀英无偿指导了380个农户,让王哥庄大馒头产业迅速红火起来。

短短几年的发展,王哥庄馒头已成为岛城家喻户晓的地方特产,产品畅销岛城,远销北京、上海以及港澳地区,甚至走出了国门。

传承传统技艺奉献社会

这么多年,陈秀英培养了众多优秀厨师。退休后,她还被返聘到青岛酒店管理学院教学。近几年里,她又到青岛市中心聋校,教听障孩子做面点。

在培训课堂上,陈秀英毫无保留,特别是在帮扶孩子们就业、创业方面,不但为大家带去了一身本领,而且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社会资源。老人与孩子们间建立了深厚感情,他们见了面都要逐个和陈秀英拥抱;陈秀英满含笑意地抱一抱、拍一拍,看哪个都喜欢。

陈秀英说,“和孩子们在一起,心都是暖的。 ” 记者 张磊

新闻推荐

青岛上半年“气质”,6年来最佳 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前三位

本报8月4日讯近来“青岛蓝”频频刷屏盛夏的朋友圈。8月4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上半年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