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河村全力打好乡村振兴三大“战役”

烟台晚报 2020-07-31 10:17 大字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衣文萍 通讯员 隋第)曾经600亩果园、1000亩山峦地,是夹河村的全部“家产”。2017年,烟台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春风吹来,打破了夹河多年的沉寂,荡起层层涟漪。“这么好的自然环境,这么好的种植基础,党支部带头领办合作社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共同致富,这个路子肯定不会错。”夹河村党支部书记初传校表示。说干就干,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夹河村“上线了”,一场致力于打造特色高效农业、发展乡村旅游的“战役”就此打响。

攻坚战——

穷困村苦寻新出路

走进生机勃勃的夹河村,这里每一个季节的景象都让人流连忘返:春天里的樱桃惹人爱,夏天里的台湾大桑葚挂满枝头,秋天里的桃子和苹果散发着香气,冬天还有满园的树葡萄静待品尝。这些都是村里的“金疙瘩”,但在以前可不是这番模样。

时光倒回到2017年以前,那时的夹河村好像一处被“遗忘的角落”。村民大多守着人均2亩薄地,住的是矮房,走的是泥路,地荒民弱,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夹河村就像黑白笔画出的素描一样,失去了色彩。已是古稀之年的初元海,回想起以前也是唏嘘不已,“孩子读书那会儿种的是苹果树,每年累得够呛也赚不到钱,就把树伐了,开始种玉米和花生,勉强能吃上饭。农忙过后就到城里找点活儿干,打打零工。”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家里用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收入跟不上,这可难住了初元海。

初传校意识到一家一户、单打独斗行不通了,得走规模化合作化的现代农业道路。初传校带着村“两委”到处取经,先后到青岛、威海等地考察。“必须把群众组织起来,必须把土地集中起来,必须激活村庄发展内生动力,才能让夹河焕发生机。”“三个必须”树立了目标,他准备走一条以土地资源为基础,带领村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的新路。

2017年,莱山区召开全区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推介会,邀请青岛农业大学李中华教授就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注册、运营及前景作了专题辅导,以村党支部书记身份参加推介会的初传校茅塞顿开,“这条路子正适合夹河村嘛!”从那天开始,夹河村逐渐翻开了“新篇章”。

主动战——

党支部多措谋发展

当时,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消息传到村民耳朵里后,很多人都心存疑虑。“这个事能成吗?”“我这两亩地还能种点花生,把土地都入了股,到时候别连本都收不回来啊!”村民大都不敢尝试。“不干怎么有机会摆脱穷困,不干咱怎么发家致富?”当时的初传校异常坚定。村民心里也明白单门独户搞种植挣不着钱,在初传校的坚持和发动下,很多村民逐渐扭转了思想,决定加入合作社。

2017年8月,夹河村党支部正式领办合作社,75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入社率达57.7%。合作社将每600元作为1股,每亩地折合3000元、5股,村集体以550亩集体土地入股,折合现金165万元,占股55%;村民以93万资金和140亩土地入股,折合现金135万元,占股45%。就这样,夹河村走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路子,迎来了红火的发展。

转眼到了2019年。沿着260米的文化长廊远眺,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果蔬大棚,漫山遍野的樱桃果树,蔚为壮观。“樱桃熟了的时候,一到周末咱村可就热闹了,采摘樱桃的游客能把这几条路挤满喽!”初传校兴奋地说。

文化长廊的另一边,树葡萄、葡萄柚、台湾大桑葚等水果大棚也是生机盎然,这些合作社里的“外来户”可是名副其实的“摇钱树”。尤其是来自台湾的树葡萄和大桑葚,种植条件苛刻,北方少有种植,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其中,树葡萄每年可开花结果4次,按照每棵树年产40斤,市场售价100元一斤计算,每棵树每年能够获利2000元左右,经济收益非常高。

过去两年,合作社先后收入了7万元和22万元,前景一片光明、令人憧憬。合作社给村集体带来了收入,初传校琢磨着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改头换面”大行动,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清理河道200平方米、粉刷文化墙300余米、栽植绿化苗木1200棵……“这些钱都是合作社挣出来的,这可是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成果啊!虽然变化不是那么大,但慢慢来嘛,人走路还得一步一步走!”初传校对每一个来夹河村观摩的人都这么说。

提升战——

老夹河续写新明天

如今,合作社下步重点打造的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基地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建设中,乡村民宿、瓜果采摘园、休闲咖啡厅、水果保鲜库、荷花观赏池、儿童游乐场、“热带雨林”体验中心等项目稳步推进。基地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以特色农业资源、山水休闲景观、乡村民俗风情为主题,着力打造独具胶东特色的乡村一日游综合体。“基地建成后,每年合作社收入可达80万元以上,带动群众增收200万元以上,这样的夹河村是我们更加希望看到的。”初传校对合作社的发展充满信心。

近期,初传校又打起了年轻人的主意。“合作社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年轻的血液!年轻人思维活跃、敢想敢拼,正是我们合作社所需要的!”他打算广发“招募令”,招回3名本村毕业大学生为合作社发展“出谋划策”。“合作社的品牌需要宣传、打造,我们打算与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合作,让网红入驻合作社搞线上销售。相信夹河的明天会更好,老百姓的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初传校憧憬着。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人心重新凝聚了起来,把希望重新点燃了起来。如今的夹河村,沐浴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春风里,乡村振兴的道路将越走越宽,美好生活的画卷越来越宏伟壮观。

新闻推荐

周村区政府与保利(青岛)实业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融媒体记者岳虹妃本报讯7月30日,区政府与保利(青岛)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举行。区领导沙向东...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