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乡愁一“线”牵
□任远省
夜深了,迷迷糊糊之间,听到手机响了,都这个时候了,不是熟人不会打电话的!摁下接听键,一个非常亢奋的声音在耳边震荡:“我刚才在网上看了,八斗要修高铁站了,以后我从青岛下午回八斗,第二天早晨都能到!”他激动得声音有些哽咽,我知道他是谁,也知道他所说的事!
吴是我的高中同学,大学毕业后到青岛就业,在青岛安家落户,但家中的老父老母一直是他深深的牵挂,家中的一草一木深深刻在他的记忆深处……家中的一切都还在那,只有他远在千里之外的青岛!有时候回来,和同学们在店埠小聚,也是聚散匆匆,因为他要急急忙忙地回到年迈的父母身边,回到养育他的故乡。在小聚之时,除了回忆读书时的快乐时光,更多的还是在叙说对父母的挂念。有一次在微醺时甚至泪满襟,恨不能在父母身边尽孝,叹自己的妻儿不能理解他的思乡之痛!在那时,一帮同学总是无可奈何地说着不走心的话,因为大家也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
时光拉到二十多年前,吴和我在县城读书。那个时候从八斗、响导到县城,只有一班车,我们这地方的人叫“大通道”。早晨从乡下发车到县城,晃晃悠悠经过三个多小时、停靠十多个站后,到县城;下午两点多,再从县城发车,经过同样的过程,到我们的家乡。有时候,因为星期六的下午不想请假(那时候一个星期上六天课),又归心似箭,于是和吴商量,借同学的自行车,一路骑着回家。一会我骑车带他,一会他骑车带我,两个人轮番上阵。到家时,天已经黑透了,家长又是惊讶又是心疼,少不了一顿责骂!
等到大学毕业,吴去了青岛,我回到家乡中学任教,感觉家乡到县城的路修得好了,客车的数量也多了。有一位跑客运的朋友总是说,他一天跑家乡到合肥六趟,想想那么多车,每辆都跑六个单边,家乡的人们出行方便了。
前年,家乡也通公交了。老父亲带着点米和油,到县城我家来(我在2006年调到县城中学任教),很自豪地说:“从家门口坐上车,一路看看风景,一分钱没花,就到了。”
这次在迷迷糊糊中接到同学的电话,想想家乡交通的变化,想想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既想阅读余光中老先生的《乡愁》,又想凝听“我和我的祖国”,心中充满了自豪!
家乡要通高铁了,老同学回家快捷多了,他和故乡之间有一条线牵着,他在高铁的那头,故乡在高铁的这头,思乡之痛会减轻许多!
千里乡愁一“线”牵!
新闻推荐
本报7月14日讯中考第二天,在上午开考前,忙晕了李沧交警。在李沧辖区考点,有12名考生忘带准考证和身份证。交警马不停蹄帮这1...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