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教急救 我们是认真的 市妇儿医院急救复苏科普团在台东“练摊”手把手教授市民心肺复苏知识

青岛晚报 2020-07-09 07:08 大字

一个模拟人、一台自动除颤机、一张薄垫子、一沓急救宣传页……这些是市妇儿医院急救复苏科普团“摆摊”的全部“家当”。7月5日下午3时,由十名医护人员集结而成的科普团来到台东三路步行街“摆摊”,叫卖的“商品”就是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在两个小时中,大家轮流跪地演示,一遍一遍向路人讲解和指导心肺复苏术。

医护人员加入“摆摊大军”

周末的台东三路步行街人气颇旺,这里有逛街的市民和热闹的小摊贩。在市北区特色街管理中心的支持下,市妇儿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任悦义率领科普团,带着一个大箱子,加入了“摆摊大军”的行列。头一次在台东“摆摊”,科普团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粉丝。他们有别于其他“地摊”:医护人员穿着可以外穿的绿色手术服或是志愿者马甲,铺上垫子摆放了一个模拟人和一台自动除颤仪。

一切准备就绪,下午3时科普团在台东正式“出摊”。首位“摆摊教学”的“摊主”是市妇儿医院心脏中心护士长,他一开口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路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他演示动作。他双膝跪地、两手交叉,一边演示心肺复苏,一边讲解动作要领,“按压的位置在两乳头连线中间处,掌根在这个位置,手指要翘起来,让手部力量集中,我们的肩膀、肘部和手在一条直线上……”

首次尝试发现“眼高手低”

第一轮教学结束后,市民徐先生自告奋勇亲自试一试。跪在模型人前,他迫不及待地开始胸外按压。“不要着急按压。”一旁指导的市妇儿医院手术中心护士钟会连赶紧制止,在胸外按压环节中,徐先生的按压动作很标准,但是频率时快时慢。钟会连指导他一边按压一边数数,“01、02、03、04、05……要做满30下,再进行两次人工呼吸。”通过摸索,徐先生慢慢找到感觉。“看着是一回事,真正做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最怕的是遇到需要心肺复苏的情况,我们不会做。”徐先生说。

“眼高手低”的并非徐先生一个。当天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20位市民发现,大家都在电视、报纸、手机上了解过心肺复苏,但是真正跪在模型人前练习还是头一次,没有一个人能连贯做完整套动作。

记者做满“五个循环”满头大汗

当天,记者也亲自上前体验了一把急救员的感觉。在医生的指导下,记者先是判断“病人”是否清醒,在确定了“病人”呼吸停止后开始了紧急施救。“按压的位置要准确,掌根居于两乳头连线的正中位置,也就是胸骨中下1/3处,你按错位了,会把‘病人’的胸骨压碎的。”医生立即指出了记者的错误动作。“跟着我的口号按,01、02、03……”记者在医生的带动下跟着节奏对“病人”开始胸外按压。专业的按压频率要求保持在每分钟100到120次,同时每一次的按压深度也需要控制在五厘米左右。“按压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要让胸部回弹”,记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30次按压后,额头就出现了密密麻麻的汗珠。“接着需要检查‘病人’的口鼻内部是否存在异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拿起一旁准备好的纸巾,记者先是对“病人”的口鼻进行清理,又在医生的指导下打开“病人”的气道进行人工呼吸,至此便完成了第一次循环。接下来,记者又在医生的纠正下,艰难地完成了后续的四个循环。一通按压过后,记者早已满头大汗,不禁感慨: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心肺按压,也有着“大学问”。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于波实习生李飞

新闻推荐

周日起,清华等校将在青测艺术生 招考院发布青岛考区省外院校艺考提示

本报7月8日讯7月8日,市招生考试院发布青岛考区2020年高考省外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温馨提示。青岛考区共有4所省外院校,清华...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