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加入双港口口岸城市“朋友圈” 是山东一次性规划陆域最大、泊位最多的综合性港区

青岛晚报 2020-07-07 06:48 大字

本报7月6日讯7月6日,记者从青岛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启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日,交通运输部、山东海事局相继发布公告,同意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启用,面向国际航行船舶开放。这标志着青岛市全面完成董家口港口岸对外开放任务,进入国内为数不多的“双港口口岸”城市行列,这对于青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助推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建设,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和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在董家口港区航运中心配套建设了进口商品检验检疫实验室,建设了配有直升机停机坪、露天清洗池、晾晒场地的海上溢油应急设备库,建有国际先进VTS(船舶交通服务)系统等设施,实施口岸现场全封闭管理,为董家口港口岸安全、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董家口港区隶属于山东港口青岛港,规划建设泊位122个,年通过能力5.3亿吨,是山东港口一次性规划陆域最大、泊位最多的综合性港区,就港口规模来看,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

在董家口港口岸尚未正式开放,部分码头泊位相继建成具备作业条件的情况下,经口岸查验单位的大力支持,推动实现了18个建成泊位临时开放,确保提前发挥效益。据统计,董家口港区年吞吐量已连续三年超1亿吨。其中,2019年董家口港区靠泊船舶4012艘次,完成吞吐量1.5812亿吨,其中外贸运量9054万吨,打造了全球综合效率最快、配套功能最全、全程服务最优的大船接卸品牌,成为40万吨大矿船靠泊中国的首选港、首靠港。

初步估计,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煤炭等大宗散货将可由此直接进出,仅煤炭进口一项一年就可为企业节省物流成本过亿元,对于构建集航运、贸易、金融、装卸、储存、运输等各要素为一体的产业链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董家口港口岸正式对外开放后,董家口港区、前湾港区依托各自优势,将逐步实现两大港区的互为补充、协同联动、功能释放,不断促进规模型、基地型、外向型、临港型产业的快速集聚,真正承担起青岛港转型升级,向第四代大港跨越的历史重任。

下一步,董家口港口岸将着手推动胡家山作业区扩大开放,同步做好新增码头泊位对外启用工作,持续优化口岸菅商环境,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为山东省、青岛市外经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青报全媒体记者任晓萌)

新闻推荐

立案查处垃圾分类案件70起! 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生活垃圾开展全过程执法监督

本报7月6日讯(记者张晓鹏通讯员许崇琳)近期,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开展...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