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高考时间今开启 昨天全市各考点安排妥当学生和家长提前熟悉环境

青岛晚报 2020-07-07 06:56 大字

今天上午,2020年夏季高考正式拉开大幕。青岛市37029名高考考生奔赴考场。昨日下午,全市10个考区32个考点正式挂出考场安排分布图、考场座次安排定位图等信息,方便全市考生前来看考场。按照考试安全及防疫要求,各考点均不允许考生和家长进入考点。

记者在青岛一中、青岛二中、青岛电子学校(市北校区)、青岛五十八中等多个考点注意到,尽管突降急雨但考生与家长看考场的热情不减。同时各个考点因分布的考生不同,看考点现场也“冷热不均”,有的考生“扎堆”有的冷冷清清。

家长代劳,看考点“拍”细节

安排在青岛2中考点考试的有青岛2中、青岛67中、青岛68中等学校考生,昨天下午他们纷纷前来查看考场安排。

青岛67中考点外,高考考点的横幅已经拉好,学校用告示牌公布了考试时间安排、考试信号的安排。为了让学生了解学校的教学楼分布,还挂出了考场示意图。看考点,不少是家长“代劳”。他们拿着手机仔细拍照,有的举起手机,隔着校门往里拍摄,希望给孩子更形象地展示考点环境。

在青岛2中考点外,青岛68中考生杨林坤正在用手机认真地拍下宣传板上张贴的考点安排。“弟弟在家复习,没空过来看考点,我一块拍下来,回去一块看看就行了。”杨林坤告诉记者。原来跟她是龙凤胎的弟弟杨坤林今年也要参加高考,两人还恰巧被分到了一个考点。

青岛68中考生王若彤刚办理完酒店入住手续,就到青岛2中考点看考场。“我家在李村,所以就在学校附近定了酒店,这样能保证准时到考点,也能让孩子多休息休息。”王若彤的父亲告诉记者。

考试规则,考生需看仔细

青岛1中考点外,张贴出了考场安排的同时,也做了很多温馨提醒。明确入场要求,首场考试时须持考生健康承诺书,考生入场须进行两次安检,并接受体温监测、人脸识别等,请考生预留充足的入场时间,以免耽误考试。等级科目的考试不同考试科目可能编排的考场不同,请考生一定注意。考生携带透明水杯,应按考点要求统一放置在座位底下。如果忘记带或遗失了“准考证”,不要着急,按规定考点必须先安排考生进考场应考,请监考教师或送考老师通知家人将准考证送到考场。考生赴考点出行时提前准备好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进入考点后至进入考场前除身份识别检查外应全程佩戴口罩。进入考场后,建议考生继续佩戴。

省教育厅发布的温馨提示中则提到,天气炎热,应允许考生带水。若考生携带水杯、水瓶,应统一放置在考场前方、考场门口或座位底下,不得将水杯、水瓶放在桌子上,以免污损答题卡。

细心家长,两次到考场“踩点”

青岛电子学校市北校区门口,青岛九中的梁同学和妈妈闫女士撑着伞,对着考点安排公告牌拍了几张照片,又简单咨询了保安几个问题后,便准备离开。“今天雨大,我们怕晚了,两点多从家出发的。”闫女士告诉记者,为了避免扎堆看考场,他们特意早早出发。

“他俩还不算最早来看考场的,最早的一个家长今天7时就来了!”青岛电子学校保安管师傅告诉记者,“那位家长特意选了早晨考试前的时间跑一趟,看看堵不堵车,路上要花多长时间。她说下午考场安排出来之后,再来一趟。”

3时30分后,随着雨渐渐停下,考点的考场安排公告牌前慢慢聚集了不少家长、考生,一边拍照记录考场安排,一边讨论。

昨天,在66中考点,17中学生家长王女士两次去看考场。“看考场体验交通情况应该按照考试时间来,第一天考试是9时开始,8时可以进考场,我今天7时20分从家出发,在早高峰试试开车多久能抵达。”她说,上午来考点是为了熟悉交通,下午就是来看看考场分布图。

超级淡定,这个考点静悄悄

“能进去吗?怎么没有人啊?”“我们来晚了吗?没大有人啊?”昨天下午4时,青岛五十八中考点前,寥寥几个前来看考场的考生和家长,站在校门前明显有些犹疑,不同于其他考点前家长考生“扎堆”的情况,青岛五十八中考点显得有些“冷清”。

记者注意到,因受突然降雨影响,考点周边交通略显拥堵。考点工作人员紧急设置了雨棚,方便考生前来看考场,一阵急雨过后,工作人员也火速出动,迅速清扫校门口的积水。

“我们之前英语听力考试就是在这里考的,这次再来看看就是为了安心。”“孩子中考在这考的,这次不想来看,让我逼着来的。”记者注意到,来看考场的家长和考生显得很淡定,简单看看考场分布图,短短几分钟就离开。家长李女士告诉记者,五十八中考点除了五十八中的本校生就是三中和艺校的考生,“不是主场作战,也相当于主场作战了。”李女士说,能分到这样的考点考试,她和孩子都觉得很幸运,希望这份幸运能一直延续。

记者张琰王晓雨赵黎王世锋

新闻推荐

党员志愿者站桶,助力垃圾分类宣传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尚青龙近日,青岛汾阳路小学党支部的党员同志们双报到!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党员志愿者站桶...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