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历史告诉未来

青岛早报 2020-06-29 05:41 大字

[摘要]【心灵花园】

说来惭愧,我是在熬了几乎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后,才想到炮制一个希望能产生丁点儿影响的小册子的。窃喜的是,我记起了德国史学家鲍尔生的一句话:最足以鼓舞人们对于未来抱有无限希望的,莫过于教育史。我一头扎进青岛教育的史海中,“吭哧”了几年,好歹把一部付梓前仍不甚满意的《青岛教育史:1891-1949》诚惶诚恐地奉献给读者。

其实,“让历史告诉未来”并非我之孤言独语。可以这样说:不了解历史的人缺乏生命成长的坚实根基;对工作之地的教育过往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教育者,难有真眼力和大作为。一些所谓教育的“新理念”和“新举措”出笼不久即遭土崩瓦解的原因之一,是没有站在历史的维度去连接时空。教育本质上是具有时间性的,即在时间的长河中连接过去和未来,一个社会的历史与未来必然由教育承接和发展。如果在通向未来的道路上存在难以克服的障碍,史家始终应当关注的不是当下的看客,而是将来读史的人。不过,真要扑下身子治史,为今后青岛教育专题史书写构建一个借鉴基础,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研究价值,实在太难太难了。

梁启超先生说过治史必先给两个人物纂年谱、做传记之类的话。大概有10年的时间,我一直苦苦寻找两个与青岛教育历史深有关联的人,直到我初步收获写成《20世纪30年代青岛教育界作家群研究》和《旅寓青岛教育名人现象研究》两个册子之后,终于发现了那两个值得分别做传的人。于是,2015年《卫礼贤与近代青岛新式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 《蔡元培与民国青岛教育研究》与读者见面了。从卫礼贤身上,我摸到了青岛近代教育史的脉络;通过蔡元培,我了解到了民国青岛教育史的梗概。这样,为1949年以前青岛教育画一个轮廓,我心里有了底。

当然,要想写好这部史稿,至少做到纵不断线、横不丢面,进而达到史论交融、标新立异,绝非易事。青岛教育史的独特魅力在于城市的特殊性。 1891年建置,但不久便被德国租借,日本觊觎并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占领青岛。之后,南京国民政府从北洋军阀手中接管青岛,1937年七七事变致使青岛再次沦陷,1949年6月2日解放……由于特殊的地缘及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青岛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曲线与同期中国任何一个沿海、沿江城市迥然不同,其教育的独特之处尤其表现为近代历史转型时期的突变性、包容性和阶段性。

近代青岛教育是民族压迫下国人出于挽救危机进行的变革传统教育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内在的选择与努力是主因,外来的楔入和冲击是诱因,是既有教育传统与文化现代性因素交互影响与作用的结果。因之,我首先服膺客观主义的史学立场,秉笔直书,不为一己之爱憎所左右,不因怜惜或敬佩而笔下留情;同时我又坚持用史家的思维方式,将一切目前所确知的事实性材料视为阐扬介引,负起对未来的思想责任。

这种精神生产实践既需弘毅而为下大海捞针般的工夫,更须将点滴经验进化为富有智慧的直觉与悟性。不能抱怨挖掘、淘洗、甄别尘封旧事的艰辛,其实更困难的是沉潜向下的后置视角和述史笔致。在历史的横断面上用劲,势必摈弃通史和分卷史的规制,把杠杆伸向恰当的支点,使史稿能够筑起生动、鲜活的时代场景,在贴切的历史语境中饱满呈现,真正获得质量意义上的成功。

希望我做的能如我愿:呼唤并集合更多的同志和友朋走进青岛教育史园地,用记忆温存过去,让历史告诉未来。

(本文系《青岛教育史:1891-1949》后记)

新闻推荐

推动体悟实训往深里做向专业走

【评论】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