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大舞台 □王溱

半岛都市报 2020-06-22 04:53 大字

上世纪70年代末,我的一位邻居和同是支边青年的妻子,一起从青海格尔木返回青岛。回来很高兴,但很快陷入痛苦:没有工作。

那阵子邻居很焦虑,原单位多发的三个月工资不长时间就用完了,耗在父母家里又不好意思,老人也受不了,毕竟他们收入也有限。

无奈只能自寻生路。邻居的妻子会做针线活,买来的确良,自制衣领。两块钱出手,可以挣将近一半。那时摆摊属于“资本主义尾巴”,到处有人抓。公开不行,就地下,地下不行,就打“游击”。生活需要,让人变得“无所不能”。

“灰头土脸”干了三四载,终于迎来了可以光明正大满街吆喝叫卖的那一天。历程虽艰难,但养活了一家人。现在说起来邻居还感慨万千,唏嘘不已。如果当初没有地摊,很难想象该如何活下去。

当教师的母亲曾经讲过一件令她尴尬却又自豪的事。那一次她去南山市场买蛤蜊,听人介绍说某家摊位的蛤蜊,既肥硕又新鲜,价格还公道。母亲慕名而去,发现名不虚传,购买者络绎不绝。临到母亲时,摊主突然叫到:老师好!母亲一怔,那摊主却热情地对摊前的人说,老师可好了,教学好,对学生也好。那一刻母亲觉得无地自容:这么好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居然在卖蛤蜊。那年月好学生的标志是坐机关,当白领,菜市场上摆摊明显不够“高大上”。

后来母亲了解到,那个学生家里生活比较困难,中学毕业后就顶替父亲就了业。后来工厂效益不好,职工纷纷下岗自谋出路。学生没什么特长,就到南山市场跟着别人卖海鲜。卖了一段时间,摸着门路了,就单干起来,而且专卖蛤蜊。由于重质量,讲诚信,足斤够两,很快赢得顾客的好评,成了市场上的“楷模”摊点。经过多年拼搏,他已发展成了相当规模的海鲜批发商,触角伸向外地不少地方。前些年还跟人一起投资建了一所希望小学。地摊摆出了生活品质,摆出了信心满满的自我,也摆出了精神境界。不能也不可小觑。

地摊是生活的舞台之一,各种人都在表演。尽管角色不尽相同,但目的应该都是一致:让生活更美好,更丰富多彩。

新闻推荐

高校招生访谈走进“半岛直播间” 三所驻青高校解读综招诀窍,为考生答疑解惑

半岛记者刘金震报道本报6月21日讯距离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多所高校也发布了综招简章。日前,半岛都市报启动高校...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