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有烟火味的文旅市场
[摘要]繁荣夜经济、扶持本土文旅企业做大做强、引进一批“头部企业”……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青岛市文旅融合发展情况的报告,委员会初步审议认为青岛市文旅融合工作起步顺利,发展态势良好,但目前文旅融合领域还较为单一、深度不够,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路上、方法上都还未形成一定的框架,特别是疫情的影响更是给刚刚起步的文旅融合带来很大困难。
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提升
2019年青岛文化和旅游两大行政机构合并,打破了传统行业界限,推动了文旅融合发展,同时也与新兴工业、城镇、农业发生融合,不断催生新的业态和产品。再加上上合青岛峰会等大型节庆效应,极大地提升了青岛市国际旅游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为文旅融合发展带来新机遇。 2019年全市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长87.2%;旅游总人数达1.1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5.6亿元,同比增长15.87%,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文化旅游产品仍然缺乏
目前青岛市还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大思路大框架,规划策划还不到位。文化旅游产品的策划不够,除了山海一日游之外,还未能策划出吸引游客的多日游产品;带有文化元素的产品寥寥无几。青岛市文化与旅游结合还不够紧密,历史文化如名人故居、历史文化街区等都尚未融入旅游。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与科技、休闲、探险等的融合还不够深入。缺乏在省内外有影响的文旅大项目,难以形成龙头效应。文化旅游的宣传营销还不够有力。目前青岛市文化旅游营销手段较为单一,主要依靠各级媒体和户外广告,对新兴营销模式和手段开发利用不够。同时缺少过硬的城市品牌,用文化旅游塑造和营销城市形象做得还不够。没有很好地借助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双招双引”攻势等,提高青岛市文旅业的知名度。
线上线下展示旅游资源
针对以上问题,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建议,做到线上与线下并重,在线下旅游推进还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引导文旅景区以文化为内核优化产品结构,与各大网络平台、抖音、快手平台等合作,升级旅游体验,打造青岛市“网红打卡地”。组织旅游达人、旅游体验官、网红大咖助阵踩线、参加直播,增加节庆活动流量,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青岛市旅游资源。做到当下与今后并重,不仅处理好当前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的矛盾,更要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谋求存续发展的思路。做到政策扶持与自我谋划并重,政府要加大对文旅行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扩大税费减免和扶持资金政策在旅游业的适用范围,延长减免时间,并对受冲击较大的困难企业实施贷款贴息政策;同时要确保已有的政策落地落实。
提振夜间文旅生活
从白天延伸到夜间,提振青岛夜间文旅生活,延长青岛市文化、娱乐、商业、餐饮等服务行业营业时间。繁荣夜经济,培育夜间观光游憩、文化体验、特色餐饮、时尚购物等夜间旅游经济产业,打造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优化夜间文化演出市场,推出一批业态多元、吸引力强的夜间旅游优质项目和产品。
从陆上延伸到海上,开通“海上交通巴士”,开发海域海上观光。开通至竹岔岛、灵山岛、大公岛等多条海岛旅游交通航线,开发深海垂钓、海底探险、海岛休闲等多方位海上文化旅游资源。开通进入崂山的海上通道,打造海上看崂山的旅游项目。立足胶东经济圈,利用中大型客船开发胶东半岛海上高端旅游航线。
从自然风景到历史文化,打破青岛“一山一海”游的困境,深刻挖掘历史片段、思想脉络,使青岛深厚的历史文化真正融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使游客在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感受到青岛文化的浸润和历史的厚度。
推动胶东经济圈文旅合作
加快青岛市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实施“文化+”“旅游+”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生态旅游、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推进区域融合,不仅要重视青岛市内文化旅游的融合,也要把县市区域内的文旅资源纳入青岛文旅发展框架;积极发挥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的作用,推动文化旅游业合作共赢。
做到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兼顾,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实现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到传统与时尚兼顾,积极探索青岛市历史文化传统和现代城市时尚之间的转换通道,让传统能够融入时尚的潮流,让时尚能够融入传统的故事。做到服务游客和居民兼顾,青岛既要开发面向外地游客的中高端文旅消费市场,也要尊重本土居民的文旅消费需求,培育接地气的有烟火味的文旅市场。
新闻推荐
相信归来》是一本全彩印的精美诗集,是作者耿煦东年轻时发表诗歌和摄影作品的合集,是致敬诗意韶华的一次回首,是送给你飞...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