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以主题的方式重新整合知识 青岛二中政治发研室主任 曹淑霞

青岛晚报 2020-06-04 06:45 大字

在变化中高三复习应该怎样应对?其实变化并不可怕,因为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章可循的,关键要善于思考和研究,学会用变化的思维应对变化。

一、在变化中把握生活逻辑

思想政治高考题中要认识和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常识性和生活化是其显著特征。面对变化要立足真实,从最本真的多种联系中把握方向,而不是套用或照搬一些所谓方法和模式。例如有些主观题,设问角度灵活新颖,审题时往往不好把握其指向性,答题时不容易切入,尤其是不知道该用哪些知识点来解释说明问题。不妨把它作为生活中真实遇到的问题来思考,而不是作为一个政治试题。在理清了生活逻辑和思考层次的基础上,再为它找到理论的依据,这样一个看似不好解答的难题就迎刃而解。面对真实生活学生总是有话可说,并且很有思想很有见解。

还有一类主观题答案极为生活化,不是按照理论化术语化的模式来阐述,这让考生很不适应,这说明同学们学习中存在教条主义倾向。理论是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的,理论渗透在生活中,生活逻辑是最基本的逻辑,如果能用生活语言很好地解决问题,就没必要非往理论上生拉硬套,理论的使用不是越多越好,恰如其分才是最佳选择。“跳出”政治学政治恰恰是一种更高的境界。

一轮复习我们往往习惯“找模式”“找套路”,这其实就是一个通过归纳思维发现共性的过程;二轮复习要“去模式”“去套路”,尊重真实问题的个性特征,这其实就是一个通过演绎思维实现在共性指导下研究个性的过程,总的来说只有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有益于高考复习。

二、在纷繁复杂中探究事物本质

作为社会生活的反映,高中思想政治课既有社会科学的内涵,又兼具人文学科的特征,内容知识面广而且繁杂,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思维和人的发展都有所涉及。因此要学好思想政治课,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努力透过现象看本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三复习中,要深入理解课程标准对课程内容的阐述逻辑和学习要求,同时要在明确每一本教材的知识线索和内在结构的基础上,以主题的方式重新整合知识,使知识活起来,能够为我们思考现实问题服务。

例如“依法治国”这个主题,要明确依法治国的内涵和总目标,同时要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确立这一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这涉及到党的领导、人民意志、国家治理,还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再延伸就是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等等。要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从法治与个人、法治与社会、法治与国家;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多角度思考。思考透彻了,不管遇到什么样的素材和设问,都能深刻理解蕴含在其中的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知道应该进行怎样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高三复习中对于许多问题都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换个角度再想想。要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及其现实意义的理解,要多思考,要深入探究问题深层次的意义,要不断探索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三、在时代进程中把握价值导向

学习思想政治课最终的目标就是要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无论什么知识,最终都将归结为为了谁、怎样做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是正确的科学的价值观,这一思想渗透在思考政治课课程的方方面面。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一把打开课程思想和试题立意的钥匙,成为我们学好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指引。

例如在《经济生活》的复习中,要注重理解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国家、企业、个人,国际、国内等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中蕴含的诚信生产、等价交换、公平分配、适度消费等价值观念,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劳动观、择业观、经营观、人才观、规则观、全球观等,要学会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的分配制度创新、我国新的消费特点以及我国的市场开发等问题,要主动理解身边的经济现象,思考国家经济政策对经济活动的指导意义,努力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政治课是有思想的课程,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选择,无论是高考还是人生,我们都会不偏方向,勇往直前。

新闻推荐

中山公园将建首个园艺市集

本报6月3日讯3日,市园林和林业局组织召开全市园林林业行业学会协会座谈会,会上透露青岛市将筹建首个园艺市集,地点选在中山...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