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青岛早报 2020-06-03 05:41 大字

[摘要]服务国家战略

国家级新区是国家战略的先行区、区域发展的增长极。西海岸新区是全国第九个、山东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新区,主要有“四大优势”:战略叠加优势,经略海洋、融合创新、自贸试验区、国家级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四大国家战略叠加,享有省级、市级行政管理权限。经济基础优势,经济总量位列国家级新区前三强、全省县区市首位、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国际大港优势,拥有前湾港和董家口港两个亿吨国际大港,与山东港口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港产城融合正全面推进。自然资源优势,有三大山系、九大水系,岛滩湾相拥,山海城一体。

今年以来,尽管受到疫情冲击,一些大项目、好项目仍然在西海岸加快集聚,1-4月份,西海岸新区签约注册重点项目102个、总投资1682亿元。总投资100亿元的京东方5G模组项目加快推进,技术世界领先的富士康高端封测项目签约落地,北大青岛计算社会科学研究院是北京大学在山东落地的第一个项目,这充分说明市场、企业和社会各界对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充满信心。

总投资51.5亿元的10个新基建项目落户,山东省港口集团贸易、产城融合、装备制造、海外发展四大板块总部项目签约,青岛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逆势“双增长”……疫情期间,在全球经济相对疲软状态下,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释放出强大“虹吸效应”和发展动力。

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是山东自贸区面积最大、试点最多的片区,全域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第九个国家级新区,覆盖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开放发展重要功能区域,成为国家开放战略叠加的试验田。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该片区积极推进106项试点任务,在营商环境、投资领域、贸易转型、金融开放、创新驱动、海洋经济、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七个方面进行全面试点改革,争创可复制的“青岛经验”。其中,营商环境方面,第一时间成立了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进“证照分离”“极简审批”“不见面审批”等试点工作,推动项目企业落地入驻。

“对所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我们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精简环节,流程再造。审批窗口全部实行‘受理、审核、出证’一站式服务,583项无差别综合受理事项及116项即办窗口受理事项100%实现网办,99.4%的驻厅审批事项支持外网申报,整体办理时限比法定时限提速98%,实现极速‘秒批’。”青岛西海岸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胡英表示。行政审批改革带动企业急速落地,山东自贸区获批以来,青岛片区新增注册市场主体6000多家,重点项目70多个,外资企业80多家。

作为“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港口成为青岛对外开放的最大优势。集中开展境内外货物中转、集拼和国际配送,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保税燃油混兑调和等试点任务的推进也极大推动了青岛港的转型。作为以海洋经济发展为特色的自贸片区,海洋领域试点的推进也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的核心,青岛片区要充分发挥四区叠加和港口优势,依托制度创新,发展海洋经济、港口贸易、现代金融等青岛特色产业,创造更多的‘青岛经验’,让自贸区真正服务于国家战略。 ”山东省商务厅副厅长、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张型成表示。

目前,青岛片区106项试点任务已全面展开,其中,保税原油混兑调和业务等24项全国领先试点工作落地,50项正在突破。 “力争年内完成全部试点的70%。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青岛前湾保税港区(青岛自贸片区)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隋斌表示。

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是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重要组成部分,园区约21平方公里纳入自贸试验区,占青岛片区实施范围的40%,中德“国际客厅”、中日“国际客厅”位于其中,成为自贸区对外合作的重要平台。

片区外,自贸区溢出效应不断扩大。分布于西海岸新区各个核心地段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工商中心、科创中心“六大中心”,成为 “双招双引”、产业聚集新平台,实现大量企业集聚,吸引了280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其中,国际贸易中心聚集外贸企业60余家,贸易额今年预计可达5亿美金。

而在自贸区东北部,自贸区青岛片区重要配套区青岛桥头堡国际商务区也在加紧推进。首开项目国际创新中心已完成2万立方基坑开挖,总投资600亿的融创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注册,一座“千亿之城”正在崛起。

新闻推荐

5节数据分析公开课带你打造核心竞争力

半岛记者刘红未来社会兴起的岗位要求具备复杂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强情感沟通能力和高创造力。而要具备这些技能要求人类...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