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二)

半岛都市报 2020-05-28 01:29 大字

文/半岛记者李晨图/由受访者提供

上世纪70年代,李文明退伍来到了老家河南省民权县葡萄酒厂工作,每年能够回家两次,在儿子李长新看来,父亲离家的距离更近了一步。“当时还能够用写信和拍电报的方式和父亲联系,我们已经很满足了。”彼时年少的李长新总是期待着邮递员的到来,期待着父亲的信,“有时候父亲好些天没有信,我还会到邮局去问问。”每次给父亲写信基本上也都由李长新来完成,与父亲的一封封往来信件现在还被李长新珍藏着,成为了李长新珍贵的回忆。

李文明每年夏天、冬天都会回青岛,适逢夏季生产任务重,李文明便无法回家,李长新便会和母亲牟秀英坐火车前去和父亲相聚。“父亲有空会带我们去当地的影剧院,《红灯记》《沙家浜》都是我在那里看到的。”在李长新眼中,父亲总是在忙碌,回到家后也忙着写工作日记,他总是很珍惜和父亲相处的时光。

后来,李文明因工作调动回到了青岛,一家人才终于团聚到了一起。此时,父亲李文明的一些善举才被李长新逐渐得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父亲一个月的工资很可观,他每个月都会拿出二三十元帮助厂里的困难职工,我母亲也非常支持他这一做法。”父母乐于助人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李长新,在日常生活中,他也总是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

虽然父亲已经去世,但是李长新家中还珍藏着父亲读书做标记的笔、父亲用过的刮胡刀片和订书钉。“留着这些东西,我就感觉父亲还在我身边,心里始终暖暖的。”李长新感慨道。

新闻推荐

车祸重伤费用高事故救助金解急

今年4月4日早6时许,驾驶员龙某驾车转弯时,与谢某驾驶的无牌二轮摩托车相撞,导致谢某重伤。因处于疫情防控期,外地来青岛西海...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