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鸭岛海底的秘密 专访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邱玉胜,全新解读青岛海上丝绸之路

半岛都市报 2020-05-12 03:19 大字

A10~A11

文/半岛记者张文艳

图/邱玉胜(署名除外)

破土而出的文物,有一种泥土的清香,沉默地诉说着埋藏千年的故事。

而沉在水底的文物,不再孤独,它们在碧波中散发出别样的光芒,不时地迎接好奇的来客,鱼群和虾蟹来了又去,千百年的时光在水中剥落、凝结,最后残留在身的,既有唐宋诗词歌赋之韵,也有元明金戈铁马之声,与波涛一起,合奏出优美的历史旋律。

5月18日博物馆日即将到来之际,《人文青岛》周刊走进青岛市博物馆。展厅里,半岛记者与水下打捞的青花碗邂逅,通过专访馆长、山东水下考古第一人邱玉胜先生,我们得知了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故事和历史地位,以及青岛水下考古发掘的发展历程和广阔前景……

青岛市博物馆展厅里的青花瓷碗以及与海上贸易相关的藏品。半岛记者张文艳摄

藏了数百载

透过玻璃窗,五只青花瓷碗散发着柔和的光线,整个展厅因而显得更加静谧。能够来到这里,它们已在水中等待了五百载春秋……

那是明朝晚期,一个看似风平浪静的日子,一艘装载着几百吨货物的中小型商船,收起一米多长的石碇(船锚),准时从琅琊港出发了。船上满载的是松竹梅、“寿”字、螭龙等纹的景德镇民窑瓷器,和铁锅等铁器,对于船主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桩大买卖。

海上贸易从先秦经历了千余年的发展,已经日益兴盛。琅琊港,作为秦汉时期的第一大港口,也早已看惯了商船鳞次栉比的场面。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五度东巡,其中三次到过琅琊。他第一次来到琅琊时,便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大乐之,留三月”,“徙黔首三万户于琅琊台下”,“作琅琊台,立刻石”,彰显自己开疆拓土的功绩。顺便也如愿以偿地与方士徐福商议得长生不老药之良策。

三巡琅琊,行宫建了,刻石立了,长生不老的梦却碎了。

徐福多次用巧言骗过秦始皇,为自己未能求得长生不老药找到理由,干脆带着数千童男童女东渡不归。相信为逃脱“欺君之罪”的徐福未曾想到,自己的东渡经历为东方丝绸之路做出了如此大的贡献,他成功东渡日本间接证明琅琊港口能停泊较大的船只,造船航海技术也已日臻成熟。

一千多年风云变幻,涛声依旧,琅琊港辉煌过,落寞过,早已宠辱不惊。

当明代这艘商船离港时,琅琊港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暗潮汹涌。因为来自海中的风浪突然袭来,毫无征兆,船只立刻随之晃动。有经验的船员预感大事不妙,立刻大喊降帆,并准备寻找避风港。幸运的是,前面有一座无人小岛,应该能够暂避风头。不幸的是,这座名为鸭岛的小岛暗礁众多,不少商船触礁而沉。商船在风浪中失去了控制,迅速向鸭岛漂去。老船员一声叹息,还未来得及多想便目睹了海水满舱的场面,礁石已经穿透了木船,紧接着有瓷器碎裂的声音,船体缓缓下沉……

山东水下考古第一人的回忆

1979年3月,乍暖还寒,青岛的海水尚显冰凉,青岛市博物馆老馆长却内心火热,因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

“当年渔民在海边捞海冻菜的时候,无意中发现了一些铁器,一摞一摞的铁罐下面还有瓷器,他们就采集了几样交到了青岛市博物馆,老馆长一看这些铁器和瓷器都属于明代的,价值比较大,立刻组织馆内人员和当时的胶南县文物组工作人员到现场去查看”,青岛市博物馆馆长邱玉胜先生告诉半岛记者。

邱玉胜,山东水下考古第一人,1987年从山东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青岛市文物局工作。两年后的1989年,第一期全国水下考古人员培训班成立,这是中国与澳大利亚在青岛合作的中外文化交流项目,邱玉胜凭借专业的考古知识和良好的水性,成为山东唯一一位入选的学员。

“我们那时候有11个学员,都住在青岛八大关,培训了近半年的时间,9月份到12月份在室内学习理论,潜艇培训在青岛沿海海域,之后还需要寻找实习基地”,邱馆长说,当时第一个实习目标就是鸭岛。

因为十年前,青岛市博物馆和当地文物部门已经组织了一次小规模的水下考古发掘,由于没有专业的水下考古人员,他们只能租当地的船,雇当地的潜水员进行水下调查,“采集了三十多件比较完整的明代景德镇民窑瓷器等,我查了相关的资料,这应该是青岛第一次进行有意识的水下考古调查,博物馆里的青花瓷碗就是当时打捞上来的”。

这一次发现震惊了考古界,不但印证了沉船的存在,也是青岛作为东方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支点的有力物证。

十年后的1989年,考古训练班的实习地点很快就选定了鸭岛。遗憾的是,“澳大利亚的老师和教练等四五个人去选点的时候,时值冬季,鸭岛周边风浪较大,暗礁又多,太过危险,不具备实习的条件,所以为了不耽搁时间,我们改去福建定海白礁遗址实习,鸭岛就这样错过了”。

鸭岛,离琅琊台不远,岛屿不大,长约0.14公里,宽约0.07公里,面积约0.0157平方公里,海拔仅4.6米。因形似鸭子,故得名“鸭岛”,历史上又称“陈家岛”,原是一处无人居住的海岛,岛上盛产各类海鲜。

如今的鸭岛与沉船遗址密不可分,这还得从2002年说起。

“2002年秋天,国家博物馆和青岛市文物局又组织了一次水下调查,与上一次不同的是,鸭岛沉船遗址考察是由专业考古人员进行的”,邱馆长作为资深水下考古专家,带队进行潜水调查,又重新发现了沉船遗址,采集了一部分瓷器。

水下考古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无论是影视剧还是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海底景象五彩斑斓,美丽绝伦。“那是在西沙、南沙群岛海域”,邱馆长说,进行水下考古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时间欣赏美景,一大堆水下文物等着他们测量测绘勘测,一罐气供考古人员水下工作的时间是有限的,“举个例子吧,十米的水深假如一罐气够用一个小时,要是技能好经验丰富,可能完成的工作多一些,如果是新手,紧张加害怕,工作效率就大大降低,有时风浪太大,队员太慌,脚蹼乱蹬,导致前面的工作都白费了”。

所以,水下考古比陆地考古难度要大得多。

幸运的是,从第一批水下考古人员培训起,水下考古工作人员有惊无险地顺利完成了大量的发掘工作,从辽宁半岛到南沙群岛,11名第一批国家水下考古人员随叫随到,完成系列水下考古工作,直到1999年才有了第二批。

1989年水下考古青岛培训班(右三为邱玉胜)。

新闻推荐

【新闻特写】一场意犹未尽的“微”相亲

5月4日晚,在一个名为“缘系一线·陌上花开”的微信群内,81名素未谋面的年轻人大方地展示才艺、表达择偶需求,在你一言、我一...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