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扛起“甜蜜的负担”

青岛早报 2020-04-27 05:56 大字

为促进青岛市3岁以下婴幼儿(以下简称“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近日,青岛市发布《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市普遍开展家庭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各区(市)均建有具有示范效应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初步满足;到2025年,基本形成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

四个任务

1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和指导

●全面落实产假政策

鼓励用人单位灵活安排工作时间,为婴幼儿的父母保留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指导

依托相关机构通过多种方式提供科学育儿指导服务,规范指导内容,完善相关制度,建立工作网络,加大知识宣传,提高家庭婴幼儿照护能力。做好婴幼儿家庭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保健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新生儿访视、膳食营养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安全防护指导、预防接种等服务。

2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支持发展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鼓励基层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采取单独或联合的形式举办非营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引导多方力量在社区开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鼓励幼儿园兴办托育机构或开设托班

支持有条件的新建配套幼儿园统筹考虑托育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幼儿园、托育机构一体化建设。

●支持用人单位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有条件的可向社会开放。鼓励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率先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

引导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依法举办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

3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建设

●统筹推进社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规划建设

综合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儿童之家等公共服务资源,拓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功能。鼓励基层政府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回收或闲置的房屋、场地、设施等,改建为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支持社会力量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鼓励社会力量采取独资、合资、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参与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改造和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在产业聚集区域、就业人群密集区域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

●加快推进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和母婴设施建设与改造

鼓励开辟服务绿色通道为婴幼儿出行、哺乳等提供便利,机场、车站、商场、医院等公共场所要按要求设置母婴室(哺乳室),支持用人单位设置母婴室(哺乳室)。

4规范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管理

●加强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控,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对照护的婴幼儿健康负主体责任,要积极做好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控工作。

●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和污点禁入制度,避免虐童行为发生,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用品要进行严格的安全评估和风险监测。

●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要严格落实设置标准、管理规范,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登记备案、信息公示、质量评估等制度,实施动态管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公众对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的监督评价和全过程监管。

保障措施

●允许利用教育、医疗卫生、福利、商服等类别用地发展托育服务。

●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开设托育人才培养、婴幼儿照护等行业管理专业。

●卫生健康部门及医疗、卫生、保健机构要为辖区内托育机构提供管理、医疗、儿童保健、膳食营养、疾病防控等方面技术指导。

●加快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协调推进机制。

回忆

厂办托儿所让妈妈“带孩上班”

“那时候产假只有56天,56天过后,我们就要回单位上班。孩子没人看护,只能带着上班。”家住市北区的魏奶奶今年80岁,她的三个孩子都是“60后”,她年轻时在国棉四厂上班,三个孩子都上过单位里的托儿所,“老大和老二上了几个月的托儿所就让家里的老人带了,老三一直跟着我,上班都带着他,到了单位就把他放到托儿所里,空余时间我就去看看他。 ”魏奶奶说。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托儿所曾是每个企事业单位的标配。 80后、90后这一代人,许多人都有过上托儿所的经历,“我们当时的单位几乎都配有自家的托儿所,一般招收6个月以上、3岁以下的孩子。”家住市南区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当时这个托儿所可帮了她一个大忙,“托儿所就在单位里,我们想去看孩子非常方便,我记得当时还有很多需要哺乳的孩子,他们的妈妈就利用空闲时间到托儿所给孩子喂奶。”王女士介绍,不仅节约了时间,也让父母更安心。

家长

希望出台政策解后顾之忧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以来,很多家庭在“生与不生”之间有一些顾虑,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托育难。 “我们是外地人,老人都不在身边,居住的地方离单位比较远,上下班来回将近两个小时,没有时间看孩子,孩子小,幼儿园又不收,又不能把孩子带到单位,真是太难了。 ”市民修女士对记者说,她请了保姆照看孩子,一个月要支出一笔不小的费用,“说实话,花钱还是小事,但是把孩子交给一个外人看,心里也不是很放心。 ”采访中,也有不少市民吐槽不敢生,生不起,请保姆的费用相对来说比较高,很多市民表示家庭经济难以承受,“生完老二我一直没上班,在家当‘全职妈妈’,请个保姆的话费用太高还不如我自己带。 ”市民孙女士表示,希望政府能够出台一些面向婴幼儿的托育政策,解决妈妈们的后顾之忧。

探访

汽车站地铁等设哺乳间

带着婴儿出行的妈妈们,路途中难免遇到婴儿需要哺乳的情况,为了给带婴幼儿出行且处于哺乳期的女性旅客提供一个私密的哺乳空间,青岛市八大汽车站、地铁站、爱心驿站等设立了专门的爱心妈妈小屋。

在汽车东站爱心妈妈小屋里,配备了沙发、遮挡帘、婴儿床等,还细心地添置了储奶袋、温奶器、防溢乳垫等专用物品,供妈妈们免费使用。

青岛地铁在青岛北站、辽阳东路站、李村站、五四广场站、苗岭路站、朝阳山站等也设置了专用母婴室。母婴室分为休息区和哺乳区两部分,配有婴儿打理台、热水壶、婴儿座椅等设备,母婴功能设施齐全,同时取阅架上还放置了育儿图书。此外,崂山巴士501路也搭建了“爱心妈妈小屋”,供哺乳期妈妈在途中给孩子喂奶。

本版撰稿 记者 刘文超 魏笑 吴帅

新闻推荐

“三免政策”实施首月 近五千市民办理无偿献血荣誉卡

半岛记者王鑫鑫报道本报4月26日讯4月1日起,青岛市正式施行“三免政策”,截至4月26日,全市已有近五千人办理“青岛...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