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观及其“明”字再考(节选)

半岛都市报 2020-04-24 01:09 大字

诗曰:

海上仙山景万千,

群峰览尽访道观。

古柏银杏参天绿,

明字引出几玄关。

明道观青山环抱,地势崇高。西有挂日峰,东有观日峰。前有银杏耸立,松围柏绕;后有三真、天然两洞,洞下甘泉清澈见底,真可谓环境清幽、风景雅致之道家胜地。

据考明道观的建筑始建于唐代。在观西南300米远的地方有石刻,虽年代久远漫漶不清,但“大唐天宝二年三月六日敕采仙药先生孙昙远行”等字仍可辨读。相隔不远还有一摩崖石刻,镌有“敕孙昙采仙药山房”,篆书阴刻,旁边还刻有带佛光莲座的菩萨像。

金代泰和年间,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孙不二曾居明道观,她创全真清净派后隐居深山研究医药和经曲。据传,崂山道士最重要的经韵曲牌《崂山吊挂》便由孙不二创制,流传至今,被尊称为“孙谱”。孙不二并写有《明道观》诗一首:“四面青山八面屏,万类寂然静无声。冬尽春来无历日,听候心弦子午声。”

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白云洞道士宋天成重建明道观,至此成为全真金山派庙宇,奠定了明道观殿舍的规模:观内有东西两院,玉皇殿三间,老君殿三间,祀玉皇和三清神像。清光绪年间,明道观最盛时有道士18人,地70亩,房舍32间,规模在崂山高山庙宇中位列前茅。明道观的败落始自日本侵占青岛后,1938年3月15日,日军进山杀人毁庙,白云洞、明道观在一天之内皆被焚毁。从此,明道观的香火几近断绝,至1959年只剩道士1人。

明道观尤为令今人称奇的是在其西边崖壁上有清宣统二年(1910)题刻“眀道观”三个字,对于其中的“眀”字,日字旁变成了目字旁,倒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和猜测。有人说是错别字,有人说是书法家有意为之,也有人说是古代两字通用。究竟那种说法更有依据和道理呢?

据史料记载,“明”“眀”二字历史确有不同的解释。

一是该字古已有之。东汉经学家、文学家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中记载:“明”字有三种写法,其中之一就是左边为目右边为月。在《康熙字典》中,“眀”的读音为míng,注译为“视,瞭也。古同明”。在《正字通》中云:“目彻为明。不借用眀,从日月,会明意。目明意,目明与明暗之明义同”。田蓺衡曰:“古皆从日月作明。汉乃从目作眀。《广韵》礼部韵略俱不收眀字。《正韵》沿《玉篇》《集韵》之误,分明、眀为二。”对此可以理解为“天有日月则明,人用目观则眀。故合日月为明,目望月成眀”。以致之后很多场合书法家都把“明”字写成“眀”。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就是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所题,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无名氏所题,估计也是书法大家的手笔。

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便把“明”写成“眀”字,如在将《洛神赋》写成字帖时,写的就是“或采眀珠,或拾翠羽”。此外,唐代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宋代苏轼的《三希堂法帖》中,写的也都是“眀”字。新都的宝光寺有“光眀世界”匾,上面的“明”字也写成了“眀”。

二是以意造字。对“明”字的写法用“目”代替“日”是一种智慧,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就是这用意。“明君之明重在能识人、识势”,所以重“目”,而诸葛亮正是这样有眼光的人。

三是故意写错。在清代,把“明”写成“眀”的现象很多。这是由于清代文字狱很厉害,当时文人在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王朝中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把“日”易为“目”。如成都武侯祠正门“明良千古”的匾额,题匾者为清代人吴英,他因避讳“明”这个字,怕引起无妄之灾,故意写成“眀”。在大明湖南门牌坊的西南侧,立有清嘉庆十六年(1811)“大明湖”石碑,同样写成了“眀”。该碑由登州(今蓬莱)人于书佃书写。于书佃是嘉庆三年戊午科的举人,与他的父亲于方石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种有史可考的说法最有说服力。第二种说法则只局限在个别词语的解释上,并不具有通用性。而第三种说法则明显有些牵强,因为无论怎么写,其意思和读音都没有改变。因此也就难避其讳。

一处道观引出诸多故事,一个眀字引起如此兴趣,这无疑会对崂山的文化色彩增添一笔神韵。相信随着崂山旅游景点的进一步开发,这里将会是又一处闪光的亮点。但目前我们对于明道观的了解还停留在粗浅和零散的认识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有识之士的参与,明道观定会得到更加深入的探究和科学详尽的解释。

选自《崂山春秋》

新闻推荐

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垃圾分类户外宣传活动

宣传活动现场。半岛记者邱云通讯员徐明张静怡近日,灵山岛省级自然保护区积极组织辖区组织垃圾分类公益志愿者、...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