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依托核心技术实现危机“突围”

大众日报 2020-04-22 09:53 大字

□记者 李 媛

通讯员 尚萌萌 刘裕 报道

本报青岛讯 近日,在青岛高新区一座厂房内,信号灯闪烁,机器声轰鸣,一套电表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下线。这套生产线不仅可以实现电表零部件组自动化组装,还对组装中的每一步骤进行记录和追踪。

“有了这套生产线,原本需要几十人完成的工作,现在只需三四个人即可完成,人均产能提升数倍。”作为生产线的研发企业,元启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一些行业出现劳动力短缺,却倒逼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升级。他们抓住机遇,聚焦提供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使一季度营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去年同期还有所增长。

同样忙碌的还有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装配车间,工程师们正忙着装配一个“大家伙”——为新加坡枢纽港定做的新一代港口无轨导航载重移动机器人。公司总裁刘长勇介绍,这款机器人根据新加坡港口的实际情况定制化研发,在优化整车结构的基础上,运用仿真技术,降低产品的自重,提升整车动力性。同时,新设备还升级了部分系统,新采用的模块化设计,能更清晰地区分设备结构层次,方便港口工作人员的使用和维护。

“很多企业在复工复产的同时面临着用人难题,使生产经营受到影响。”刘长勇说,此前他们为湖北宜昌一家医疗包装器材企业打造了智能车间,使企业实现了无人化生产,缓解了人员压力,近期企业又追加了一台设备订单。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一家露天煤矿,数10辆无人驾驶矿车正穿梭在矿区内,每天替代人工完成矿产运输。这些无人驾驶矿车,来自于青岛慧拓智能机器有限公司。智慧矿山无人化技术工程师庞小刚介绍,目前投入运行的无人矿车长8.7米高4米,满载负荷为90吨,满载时可以稳定时速每小时20千米。

“我们基于5G技术应用了自动驾驶、机群调度和远程管控三个系统,技术人员可以一人操控多车,在固定路线进行无人驾驶运输,连续24小时不间断作业。”庞小刚说,这不仅缓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司机短缺的问题,也是保证电煤稳定供应的重要举措。

据介绍,青岛高新区把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作为主导培育产业,积极鼓励区内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致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累计引进智能制造产业链项目170余个,形成以国际机器人产业园为主要基地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能够为落地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产业链支持。

“高新区将继续加强‘双招双引’力度,不断扩充产业链条,持续为高新区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注入新生活力,打造产业集聚高地。”青岛高新区招商部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事业部李庆北表示。

新闻推荐

崂山区吸引竹云科技北方总部落户 让项目带着订单落地

□记者白晓通讯员梁太宏杨阳报道本报青岛讯4月15日,青岛市崂山区与深圳竹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