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救治 危重患者转危为安 青岛援鄂医疗队2队通力合作托起生命希望

青岛晚报 2020-03-28 06:58 大字

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9楼,青岛医疗队2队的队员们用精准诊疗托起生命希望。他们通力合作,硬是从病魔手中抢回了危重症患者马女士的生命。马女士的女儿在信中写道:“妈妈的转危为安,凝聚了太多医务人员的付出和努力,谢谢你们见证了一场生命的奇迹!给我们活下去好起来的希望,请各位保护好自己,平安健康地与家人团聚!”

讨论病情从深夜到早交班

3月10日早上8时30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9楼,青岛医疗队2队领队李永春副院长主持的晨交班正式开始。白班、夜班医生、医疗队和同济医院的护士长、感控护士悉数参加。大家重点讨论的是刚从外院ICU转入合并脑梗的重症新冠肺炎患者马女士。她的肺部严重病变,伴有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近期脑卒中病史遗留肢体偏瘫。同时存在营养风险,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精神心理状况差。

其实在前一天晚上,医生们在群里各抒己见,讨论至深夜。对于初步讨论的治疗方案已经通知临床值班医生,队里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科和呼吸科专家随时待命,做好去一线抢救患者的准备。当天听取了夜班医生和护士的汇报后,李永春带领大家详细梳理患者病史,外院诊治经过,包括CT演变、核酸检测结果、用药及呼吸支持情况。鉴于CT显示病变范围未见增大而病变密度增加等,医生们认为不排除吸入性肺炎。李永春拍板并确定控制感染、维持氧合、加强营养、强化护理的诊治思路。

精细护理病情逐渐好转

当日,大家分头行动,医生进仓查看病人。考虑到患者偏瘫,血管条件差,护士给她留置股静脉导管。考虑到这位患者的操作比较密集,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休息条件,护士长位兰玲带领白班护士给患者安排了靠近护士站的单间。呼吸机放在床边,随时可以启用。位兰玲带护理组队员详细梳理患者的护理问题,将观察的信息提供给医生,给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做参考。

初来病房的马女士情绪低落,不爱讲话,但医护人员尽心尽力地救治,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很喜欢别人握着她的手,每次护士交班,一定先去看望她,握着手鼓励她,经常给她看家属录的视频,让她有战胜疾病的信心。针对她出现的腹泻情况,医生及时调整抗菌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更改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由于马女士容易出现活动后憋气,血氧饱和度下降,因此需要四个人为她翻身减少自身用力。随着她肺通气功能逐渐改善,护士们指导如何用健侧手带动患侧活动,现在翻身只需要两个人帮忙。

经过将近十天的治疗,马女士的病情明显好转。再次CT复查,肺部阴影有“吸收”的表现。如今她眼神明亮,精神愉悦。位兰玲去看望她,说了很多鼓励的话。她拉着护士长的手,久久不放。虽然说话不太顺畅,但是笑意盈盈。目前病房里的三个危重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均有所好转。李永春说:“我们这支医疗队,没有全国知名的大牌专家,我们靠的是全队协作,靠的是一人一策,精准管理,精准救治。”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于波

新闻推荐

381亿元 18个项目落西海岸

早报3月27日讯3月27日,青岛西海岸新区举办“区局联动”启动暨新区现代金融业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总投资381亿元的18个...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