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个都不少,平安回家了! 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带回一瓶长江水 要把它汇入大海

青岛晚报 2020-03-27 07:03 大字

青岛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9名队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80后、90后是主力军。在患者都要坚持不住的时候,是他们硬咬牙坚持挺了过来。9名队员,每人都身兼数职,这支小团队在战“疫”最前沿发挥了巨大的能量。他们离开武汉的不舍,化作了一瓶长江水、一瓶樱花味的咖啡。

离开武汉,带回一瓶长江水

“家乡青岛:我们一个都不少地平安回家了!”这是青岛颐生健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行政院长辛萌萌抵达青岛后发出的朋友圈。配图是一张自拍照和一瓶水。这瓶水是3月24日,她在武汉的江边装的。

“去了一趟武汉,离开的时候带一点东西回来,我想了想,带瓶长江水吧,这个寓意好。”辛萌萌说,就让这瓶长江水入海,我们相濡以沫、相亲相爱!

回青的路上,辛萌萌和队员郎学威换着开车,从白天开到晚上,硬是跑完了将近1100公里路程。

辛萌萌是团队最后一个抵达武汉的队员。2月12日,她带了整整一车物资,坐上了一辆志愿者的厢式货车,从青岛出发前往武汉汉阳医院。她为队员们带去了口罩、防护服、防护面屏、酒精、消毒粉、空气消毒机、两台血管显影仪等,还带去了海参、青岛大虾、王哥庄馒头、药品。

“当时我们做了长期打算,我去一线为大家加油打气,开始做后勤工作,后来人手不够我就上一线了。”辛萌萌说,“感动的事太多了,我们都说,护目镜之所以花,除了有汗水还有泪水。”

25岁的耿蓓蓓是全队最年轻的,她带回的是一瓶樱花味的咖啡。“我要把咖啡放在书柜上,以后喝到这个味道,我会想起武汉。”

过了隔离期,我要回家搭把手

“回到青岛,你最想做什么?”面对镜头,青岛思达心脏医院总护士长吴伟的答案和其他人不一样,“赶紧过了隔离期,我要回家搭把手。”

由于婆婆意外出了车祸,浑身多处骨折。吴伟临行时婆婆做了第一次手术,住进了重症监护室。在武汉抗击疫情期间,婆婆又做了第二次手术。“我老公是独生子,公公很早就去世了,我去了武汉,全家开始的时候都乱套了。”

吴伟的丈夫24小时守在医院病床前,照顾老人,为此丈夫还辞了工作。吴伟的父母每日负责往医院送饭。即便如此,家人还是力挺奋战在一线的吴伟。“丈夫已经陪床两个月了,我要赶紧替替他。”吴伟说。

是司机,还兼酒店服务员

今年37岁的陈财是青岛颐生健中西医结合骨伤医院的一名急救车司机。作为青岛医疗队唯一派出的司机,他在一线发挥了大作用。

陈财到达医院后,立刻培训上岗。他开着急救车疾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在小区、医院间转运患者。同时,还要承担起运送防疫物资的任务。队员们入驻的酒店服务员紧缺,酒店希望医院能够出人帮忙负责后勤工作,陈财就当起了临时服务员和消毒员。“酒店一共15层,我负责5、6、8、9层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每天至少两三遍,电梯间、垃圾桶、公共区座椅,这些都要消毒。”陈财笑着说,自己在家当甩手掌柜,这些活都没干过,但是去了武汉人手不够他必须顶上。

陈财有一双儿女。待隔离解除后,他要带着孩子们去海边走走。大女儿8岁,听妈妈说爸爸去武汉救人了,她特别自豪。女儿给爸爸写了一封信,要等爸爸回去念给他听。每每想到这,陈财都觉得,幸福又踏实,这一趟武汉之行值了。

患者想放弃,但我没放弃过

9名队员中,26岁的郎学威是汉阳医院呼吸二病区唯一的男护士,承担了大量的护理工作。呼吸二病区最多的时候收治了近40位患者。“我没觉得苦。最忙的时候,我可以跑步给患者换药。”这位精力充沛的90后大男孩,吃完午饭不用休息就能直接投入工作。如果不是护士长拦着,他能一天干满12个小时。

也许正是郎学威身上的那股阳光劲头,让一位想要放弃治疗的爷爷重拾了生的希望。“我记得这位爷爷七八十岁,病情最严重的时候,他自己放弃了自己。”那位爷爷自己扯掉了尿管,拒绝进食、私自摘掉呼吸机面罩,只想尽快结束生命。“我的巡视很及时,经常要留心帮助他把面罩戴上,给他喂饭,安慰他一切会好起来的。”在郎学威的坚持下,这位患者病情逐渐好转,慢慢可以坐着吃饭了,后来转入到其他医院继续治疗。“我想这位爷爷现在没准已经康复了。”郎学威说。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于波

新闻推荐

荣耀揭榜! 2020年度城阳区读者放心消费诚信企业评选结果出炉

半岛记者高勇男2020年3·15城阳区大型消费信用调查暨2020年度城阳区读者放心消费诚信企业评选活动于日前落下帷幕,万余...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