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部署,全面展开,城阳区助推 确保2020年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

半岛都市报 2020-03-27 03:28 大字

半岛记者张彤葛梦杰黄冬梅

一批批企业复工投产,一个个项目签约落地,一家家公司扩大生产……一段时间以来,青岛市城阳区顺势而为、乘势而上、聚势而强,“学深圳、赶深圳”,勇当青岛15个攻势的“急先锋”,全力抢占“五大高地”,加快建设青岛内联外通的中央活力区。疫情发生后,城阳区突出“阳光城阳”建设成效,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陆续推出减轻企业负担、帮扶企业应对困难的政策措施,吹响企业复工复产冲锋号,确保今年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城阳街道

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城阳街道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聚焦主责主业,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推进数字化“双招双引”,跑出复工复产“加速度”。

街道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1+8+43+N”楼宇园区审批网络,明确楼宇商场物业或运营单位为第一责任人,通过签订承诺书压实主体责任。组织153名党员机关干部“一对一”包联规模以上企业,另加区直部门安排辖区规上企业包联干部,实现规上企业包联全覆盖。线上搭建“城阳街道企业服务平台”公众号,推送企业复工工作要求,收集企业问题和困难,第一时间予以反馈。

靠前精准服务,助力企业科学复工。通过“一对一”包联、公众号反馈等渠道收集企业复工难题,由街道作为协调人“升格”协调,针对企业普遍反映的防护物资短缺问题,协调并落实4万余只口罩全部发放到位。针对重点企业的融资需求,主动对接银行等金融机构,协调融资渠道,已帮助8家企业融资1500余万元用于企业复工复产。探索建立企业职工承诺制度,由企业签订承诺书。对于签订承诺书的企业员工,由街道协调其所居住小区做好相关人员出入放行。既提高企业员工返工率,又减轻社区管控压力。

拓宽线上渠道,实现“智慧化”抗疫。搭建“在线会客厅”,开展“网上推介、电话洽谈、视频会见、云签约”,通过线上方式对街道在谈项目逐一进行了对接。推进数字化“双招双引”以来,短短一周之内便有中国民族航电高端装备领军企业飞天联合(北京)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2个大项目接连在线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街道共对18个重点项目投资商进行一对一在线洽谈跟踪,促成2个大项目在线签约,16个重点项目正在全力对接洽谈中。针对企业线上复工,通过公众号推送、对接企业线上平台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政府扶持政策等。

流亭街道

当好“店小二”,助力企业恢复产能

近期,流亭街道多措并举,担当好“店小二”角色,确保辖区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复工复产,恢复产能。流亭街道共有工业企业共955家,截至目前,复工947家,复工率99%,返岗率91%;其中规上工业121家全部复工,返岗率92%。

当好“指战员”,精准指挥到位。街道研究制定《流亭街道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并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班,引导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两手抓。开通复工申请定点提交和邮箱提报双渠道,组织多部门分行业压实责任,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方案联审并审,提高备案效率。聘请20名专家进行现场专业“会诊”,实地指导督促企业将防控措施做到位,确保企业防控工作无死角,人员管理无漏洞。

当好“联络员”,问题解决到位。严格落实机关干部“点对点”包联企业制度,共发动181名机关党员干部“点对点”下沉企业,提供“一键呼叫”、政策宣传、重解难题等“贴心化”服务。协调员工入住辖区小区问题,责令包社区机关干部40分钟之内解决;协调街道外小区入住问题,即时金宏发函给相应街道,申请协助办理;口罩物资问题本着勤发少发原则三天内解决。

当好“信息员”,政策传达到位。每天对省、市、区和街道关于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企业扶持相关的政策文件进行分类梳理归档,确保文件汇总齐全、随用随查。对于企业最为关注的惠企政策做到重点研究、即时传达、耐心指导。通过微信群、邮箱、电话、街道公众号、机关干部个人朋友圈广泛及时宣传,并认真研读,帮助企业尽早兑现政策。

棘洪滩街道

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满血复活”

3月11日,一列编号为CR400AF-A-2196的16辆编组时速35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完成所有制造工序,在世界动车小镇棘洪滩街道正式下线。这是迎战疫情复工以来,中车四方完成制造的首批“复兴号”动车组。在龙头企业加速复工的拉动下,一场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复产复能”战在世界动车小镇——城阳棘洪滩街道打响。

作为棘洪滩街道轨道交通先进制造业的三大龙头企业——中车四方股份、中车四方有限、四方庞巴迪,在迎战疫情复工复产的初期,就表现出强有力的带动气势,复工“加速度”,效益产能不服输!

自2月10日始,中车四方逐步复工,直到2月24日全面复工,复兴号开始恢复生产。3月3日,出口斯里兰卡的最后一批内燃动车组、两列出口新加坡地铁车辆完成交付,3月11日,复产后首批“复兴号”动车组成功下线。

目前,四方庞巴迪公司新造项目、检修项目、海外项目及四方项目均已全面复工,达产率为100%。复工首周,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总装生产便已全面开工,生产速率达到0.5辆车/天,第二周恢复常态生产量,达到1辆车/天。

与此同时,动车小镇所在地棘洪滩街道辖区拥有近200家轨道交通配套企业,一辆动车整车的制造,需要成千上万个零部件,动车启程,带动产业链中下游供应企业高效“复活”!

作为青岛市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所在地,棘洪滩街道拥有大量轨道交通装备企业,为破解疫情形势下企业招工和外地工人返岗难题,街道及时搭建“线上”供需平台,助力企业“厂门口招工”,在各方合力之下,棘洪滩街道轨道交通产业链愈发畅通,145家规上企业100%复工,在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大考中交出“满分”成绩单。经历了疫情“暂停”后,世界动车小镇千亿级轨道交通产业链“满血复活”。

惜福镇街道

“一对一”包联服务实现企业健康发展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惜福镇街道切实把各项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帮助企业树立发展信心,全力助推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秩序,实现健康发展。

跟进服务,全力保障复工复产。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开展之初,街道迅速成立复工复产专班,统筹工作调度,推进工作进展;专班下设5个工作组,分专业、分领域保障防疫工作各个环节无漏点;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以5个片区为单位,构设31个网格,摸底辖内企业基本情况,布置复工复产工作要求,实现监管全覆盖,从体制上保障了复工复产工作快速、稳定、安全。

保障重点,由点扩面梯次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组织成立了两支专业队伍,一支由法律专家组成,负责疫情防控前期复工复产企业的政策咨询、备案指导等工作;一支由安监专家组成,负责对复工复产企业安全生产、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复工复产相关规定。截至目前,52家规上工业企业、11家重点规下工业企业、32家“专精特新”企业、9家限上批零餐企业已实现100%复工。

纾解难题,全力排除企业复工复产障碍。建立党员干部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79名党员干部分成21个党小组,“一对一”包联服务街道79家“四上”企业,及时摸排掌握企业在复工复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解决用工难的问题,为13家企业上报了网络招聘用工信息,指导企业及时参加网络线上招聘;为180家符合稳岗补贴的企业全部完成网上申报,资金发放到位;为康顿等20余家企业解决技术骨干跨区进出小区问题。全力保障物资供应,为辖区内企业筹措配发口罩20余万个、消毒液20余批次。

夏庄街道

用辛苦指数换取企业发展信心指数

2月10日,位于夏庄街道的青岛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内,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376名工人加班加点,全力以赴赶2月的订单。受疫情影响,这家大型合资手机生产企业为保订单,曾一度想转移至东南亚进行生产。关键时刻,区和街道两级政府点对点靠上、面对面服务,打消企业顾虑,解决企业困难。

青岛乐金浪潮数字通信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从事智能手机的生产制造,是青岛的外贸大户。企业原定1月29日开工,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企业的计划。得知企业的困境,街道办事处主管人员一方面向企业负责人介绍有关复工的政策,稳定企业情绪,打消企业顾虑;另一方面逐项梳理影响企业复工的难题,并同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专班沟通协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得知企业缺少口罩,街道通过区工信局四处联系货源,帮企业购买到5000个口罩,暂时缓解了企业的一时之需。除此之外,街道还率先利用天翼云视频会议系统对50余家百名员工以上企业进行疫情防护和安全复工培训,率先利用第三方中介机构对企业防护措

目前,流亭街道33处房建工程已全部复工,共有管理

夏庄街道企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协助解决复工难题。

红岛街道全力助力涉渔企业复工。

新闻推荐

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城阳体育馆等场所恢复开放 进出公共场所需全程佩戴口罩,不要与他人近距离交流

半岛记者葛梦杰记者获悉,为能让市民有个赏春好去处,在严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目前城阳区国学公园、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