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天,考验真心耐心诚心

青岛早报 2020-03-20 05:04 大字

[摘要]老年患者突然给医护人员下跪、50名患者鼓励护士穿刺……青岛援鄂队员讲述幕后故事

早报3月19日讯 “根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新部署,部分重症、危重症患者已经开始集中转移到同济光谷院区,虽然已经陆续有战友分批撤离休整,但我们会和武汉人民一起,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战斗到疫情防控攻坚战的最后一刻。 ”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队员、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重症医学科护师朱磊说,在武汉战斗的40天,为了共同的目标,岛城儿女与江城人民在特殊环境下建立了不一样的感情,每个人都在努力,去迎接战“疫”的胜利。

充满焦虑武汉老人跪地求医

“转眼已来到武汉40天了,武汉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好,我们所在的病区从当初的‘人等床’已经转变为现在的‘床等人’,这让每一名医务工作者都感到无比欣慰。 ”朱磊说,他们负责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9病区里发生了许多的事情,让他这辈子都难以忘却。 “大夫,救救我,你让我回家吧。 ”进入病区的第二个班次,朱磊查房的时候,37床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用武汉话喊住了他。老人颤颤巍巍地移下床,扑通一声跪在朱磊面前求助,嘶哑的声音透着恐惧,颤抖的手想要拉住朱磊。担心老人身体异常,朱磊连忙扶起老人,让他半卧在床上,马上给他吸上氧气,测量了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等等,结果老人基础生命体征显示均正常,朱磊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但老人的脸上还是写满了恐惧,朱磊试图缓解老人焦虑的情绪,在床边和老人交谈。原来这名老人刚入院不久,对自己的病情不是很了解,总以为病情会很快恶化。

医“心”成功10天后老人出院

“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这里的患者需要医治的不仅仅是‘肺’,更重要的是医‘心’。”朱磊立即为老人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对老人说:“我们有专业的医生与护士,您很快就能治好病回家的,这里虽然不如家中自由,但我们一定会尽全力照顾好您,这是我对您的承诺。 ”随后,朱磊和同事们还安排老人和家里人通话,老人的焦虑情绪总算平复了,30分钟后,他安静地睡着了。后来每次上班,朱磊都会特意在老人病床边多站几分钟,和他说一些以前开心的事情。慢慢地老人身体越来越好了,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经过系统的治疗,10天后,37床的这名老人顺利出院了。

防护服阻隔不了真诚的心

朱磊在隔离病房里,需要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上护目镜、两层或者三层手套,时间一长,护目镜会产生雾气,影响视线。“严密的防护服、口罩,阻挡了医患之间的眼神和面容的交流,部分患者还出现了焦虑心理,我们只能通过言语的交流给患者信心,患者也会给我们报以善意。 ”朱磊说,有时候给患者抽血或者输液时,多层的防护设备提升了穿刺的难度,偶尔会出现穿刺失败的情况,需要给患者扎第二针,50名患者都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宽容和理解,非但没有责备,他们反而会说“不要紧,我的血管细,早上没吃饭没喝水”等等安慰的话。当护士穿刺成功后,他们又总会大力夸奖。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青岛援鄂医疗队队员们的工作热情更加高涨,每天都有满满的动力。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来到武汉,无论是驻地其他医院的同事,还是酒店的工作人员,或者班车的司机,从没有带给朱磊一丝丝的陌生感,他们反而更像是一家人。 “为了共同的目标,千里驰援的岛城儿女与英雄的江城人民在特殊环境建立了不一样的感情,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磊说。

用耐心换来患者的真心

凌晨时分,重症隔离病房的呼叫器又响了,这已经是20分钟内的第6次了。翻身、关灯、检查留置针、多盖一层被子、把床头摇高些……面对着生活不能自理的八旬老大爷五花八门的要求,来自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青岛市援鄂医疗队员于晴没有一句抱怨,认真地为老人完成着护理操作。于晴和同事都戴着护目镜,严密的防护下只能看到一双眼睛,病床上的老人就一直盯着她的眼睛,似乎在寻求一个答案。于晴读出了老人的心思,他是想通过一次次的护理诉求,证实这些“小娃娃”们确实不厌其烦,真心地在为他付出,这样他入睡后突然发病,就不会没有人管。第6次呼叫后,于晴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安慰,老人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缓缓抬起手向于晴“再见”,然后安心入睡。

“将心比心,他们躺在病床上,身边没有亲人朋友,我们这些护士就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我们只有靠耐心和诚心,才能换来患者们的信心和真心。 ”于晴说,刚来武汉时,病房里的患者都寡言少语,脸上写满了不安和焦虑,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很少,都在担心着自己和家人。”我感觉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不只是对疾病的治疗,更是心灵上的安慰。我尝试去和他们聊天,逐渐拉进彼此间的距离。 ”于晴说,有些患者因为情绪低落,没有食欲,几天都不好好吃饭,导致电解质紊乱,“劝吃饭”就成了于晴和患者间打招呼的常用语。为了让他们摄入充足的营养,于晴还常常把自己的水果和辅食拿来送给有需要的患者,他们欣然收下,不住地感谢,人也慢慢变得开朗起来。

“武汉方言不是很好理解,有个患者跟我讲邻居‘造业’的经历,我听得一头雾水,问了当地的工作人员,才知道是‘可怜’的意思。 ”于晴说,为了与患者更好地沟通,她开始主动学习武汉话,并模仿着当地人的腔调,被病人夸赞“有一点热干面的味道了”。

武汉的春天来了,胜利的脚步也近了,在病房里,于晴看到的更多是患者开心的笑脸,听到的更多是他们的笑声,越来越多的患者康复出院了。 “我坚信疫情终将结束,我们即将平安凯旋,我的妈妈还在家等我,到时候,我会为她斟上一杯茶,和她聊聊武汉这个我战斗过的地方。 ”于晴说。

(记者 黄飞)

新闻推荐

《那时花开·众志成城抗疫情》美术作品

那时花开·众志成城抗疫情》美术作品曹杰(青岛58中美术教师)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