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 有你有我 市南区人民医院的战“疫”故事
半岛记者王爱科通讯员张欣欣
在与新冠肺炎的抗战过程中,市南区人民医院是距离青岛火车站最近的医疗救治点,防控任务艰巨。战“疫”的号角吹响,几百位“市南医院人”在请战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全副武装出现在不同的阵地上。我们将通过五位不同阵地上的医务人员,看他们不同的战“疫”故事,感受同样的战“疫”精神。
指挥殷玉梅
防控指挥责任重
疫情弦时刻不能松
“不到最后,这根弦就得一直绷着,绝不能放松。”截至3月15日,市南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殷玉梅已经连续奋战两个月。作为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的组长,从号角吹响的那一刻她就进入超高强度工作状态,带领全院进入防控模式。
每天接收各种文件和紧急会议,及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西医结合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药预防处方和防感方剂,免费提供给医院所有工作人员,提高免疫力;定期应急演练,每日排查上报信息,合理进行人员配置……大大小小的事都汇集给殷玉梅这里。“这是必须的责任,就得承担起来。”身负重任的她不能有丝毫松懈,电话24小时开机在线是基本,最重要的是,反复强化安全防控意识,给员工增强信念。哪怕到现在疫情明显好转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有放松。“只有我自己绷紧了,才能对大家负责。”殷玉梅说。
保障刘克岩
战“疫”线上的“铁人医生”
作为医生,他是一名医疗参与者;作为院长助理,又是一名管理决策者。此次疫情期间,刘克岩担任医院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医疗组组长,承担着疾病诊疗和物资保障任务,给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最及时、最安全的物资保障。
他带领医务人员培训,学习防控方案;和发热门诊的同事交流病情,与专家组会商,为每位患者做好康复指导和心理疏导;让膳食科将中医专家配置的清热扶正的汤药熬好,让大家每天都喝上一碗,全力以赴一干就是24小时。刘克岩身体一直不太好,高血压、冠心病、痛风、还经常受到患输尿管结石的困扰,同事嘱咐他要注意身体,满口答应后转身却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家都称他“铁人医生”。他说:“虽然不能去武汉,但我也要为打好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奉献我全部的力量”。
隔离点张志燕
守好隔离点让密切接触者安心隔离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质控科主任张志燕主动请战,被派往泰安路格林豪泰集中隔离点牵头负责医疗组工作。
作为这里的负责人,她建立健全适合隔离点的制度、职责和流程,合理安排运行班次,切实做好隔离点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也确保隔离点的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随着疫情的扩展,被隔离人员越来越多,情况也层出不穷。有的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有的常吃药没有带等,医务人员积极帮助解决,去除他们的焦虑,让他们安心隔离。在隔离点,加班加点连续工作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值班同事能够多休息一会儿,张志燕参与到隔离人员的转运和接受工作中。随着隔离人员陆续解除隔离,隔离点完成了使命,张志燕也圆满完成任务。
门诊刘春艳
守住疫情关口才能万无一失
身兼门诊办主任和发热门诊主任两个防控重要部门,同时是医院的前哨岗位,刘春艳责任重大:“要把住关口,一个也不能漏。”
为了全力应对,医院从其他科室先后调任了100多名医护人员到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刘春艳针对各个部门的特点,做好详细工作安排,每套班次亲自参与交班,每套班次反复培训,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预检分诊的要领。只有守住关口,才能万无一失!
工作服和帽子每天都湿漉漉的,不能按时下班,不能按时吃饭,医院似乎到处都能看见她的身影,听见她的声音。这就是疫情期间刘春艳每天的状态,与时间赛跑,如她所言:“坚持自己的初心,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疫情不散,我们不退。”
前方陈美娟
她陪密切接触者度过14天
每天8点到达位于市南区泰安路上的隔离点,穿上隔离衣和戴上护目镜后,陈美娟的“特殊一天”便开始了。这里住着的都是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者,陈美娟要陪他们一起度过14天。
送早饭送中药,提着盛满84液的喷雾桶从三楼一直喷杀到一楼,一圈下来浑身冒汗。除去这些,陈美娟一天的工作主要集中在隔离点大厅的服务台前,守着那部随时会响起的电话,有人需要水、有人需要指甲刀、有人药没了,还有人心情不好只是想说说话,陈美娟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帮助。
巧合的是,陈美娟的丈夫云南路派出所民警康福昌也在这个隔离点负责登记留观人员信息登记,但同一个战场不同的岗位,俩人通常只有眼神交流。不惧风险、严谨认真,这样的陪伴下,安全度过14天,看着密切接触者离开,陈美娟心安。
新闻推荐
中消协百城消费者满意度测评显示 “消费维权”满意度得分连续3年垫底
本报北京3月12日电(记者杨召奎)“消费维权”满意度得分为70.86分,排名连续3年垫底。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