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参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青岛建设者 “逆行”驰援武汉 见证“中国速度”
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再次让世界见证了“中国速度”。在这背后,有一支来自青岛的援建队伍——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的徐后祥、林涛、刘旭东等20名员工主动请缨,“逆行”驰援武汉。日前,援建队的两批队员分别在武汉、青岛完成了两个14天的隔离观察。所有队员身体状况良好,已解除隔离,全部返回一线投入生产建设。
□ 本报记者 白 晓 宋 弢
本报通讯员 张晶晶
“隔山相望”父子兵
中建三局(山东)援建队有这样一对“父子兵”:父亲徐后祥是中建三局济宁文化中心的项目常务副经理,儿子徐明是中建三局基建投资公司的项目副书记。在得知援建任务后,两人先后报名赶到工地,一个参建火神山医院,一个参建雷神山医院。
父子俩平时在两地工作,今年春节,祖孙三代得以相聚,但迅速蔓延的疫情让他们顾不上难得的团圆,正月初二,徐明便率先赶赴雷神山医院项目现场,负责后勤保障。
“儿子到了战疫前线是我的骄傲,我也不能落后。”徐后祥随后也向单位报名,于正月初七赶到了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负责火神山医院病房区2号楼门窗和板房的安装。在现场像他这样的“60后”并不多,但他在工作强度上却一点不少,到达施工现场第一天,一干就是20个小时。
“在这里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更快地调度工作,我们建立了‘决战火神山’微信群,24小时作业,两班倒,大家互相鼓劲儿加油。”施工现场的徐后祥干劲儿十足。
徐后祥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让徐明很揪心。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相距30余公里,“隔山相望”的父子俩在工作上常常相互鼓励。
忙里偷闲的徐后祥最牵挂的是家里7岁的孙女和3岁的孙子。“受爷爷和爸爸的影响,他们每次看到新闻里播放火神山和雷神山的新闻时都会大喊‘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徐后祥说。
家书赞英雄
34岁的林涛先后参建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大年三十他便赶到了火神山医院项目部,被安排到物资转运小组。
“初次到达现场,被眼前的场景震撼了,数百台挖掘机、数千建设者热火朝天地忘我工作。”林涛说,“大部分建设者都互不认识,但大家信念坚定,就是为了早日完成医院建设。”
被激励的林涛也不含糊,由于前期现场物资非常紧张,林涛和另外两名工人想尽一切办法往现场卸运物资,时间最长的一次,3个人连续干了30个小时,卸了近200辆车的货物。
后来,林涛转战至道路疏通组,施工现场条件受限,只有一条进出道路,被视为“生命通道”。他说,必须确保道路通畅,保证施工现场施工进度,每一分钟都不能耽误,每天大概需要疏导进出车辆五六千辆次。
在武汉隔离期间,林涛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向女儿讲述了众多“逆行者”的故事:开着三轮摩托,往返岗卡与施工现场,无偿接送建设者的大伯;饿着肚子运送施工材料进现场的货车司机;一位焊工把工资全部买成物资捐出……林涛说,每天都会经历很多感人的故事,要让女儿铭记,这些平凡的逆行者都是英雄。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只有挺身而出,才能战胜它。”林涛说,“在建设现场的日子是短暂的,但这短暂的日子将成为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一线生日终生难忘
1月31日,正月初七,32岁的刘旭东主动请缨,告别家人,于2月1日凌晨1点半返回青岛。来不及停歇,他便和同事一起开着商务车,连续赶路13个小时到达武汉,直接进了雷神山医院建设工地。
施工现场,刘旭东负责电气专业施工管理。“每天的工作节奏非常快,虽然分白班和晚班,但上白班的人会一直坚持到后半夜,上完晚班的人一直会坚持到第二天下午。”刘旭东说,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连吃饭都是在领了盒饭后找个角落匆匆扒完。
由于工地上给排水、通气等专业最后的调试,都需要使用电力,刘旭东所在的施工组必须抢在其它专业前,提前完成调试。这是刘旭东在援建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我和同事彻夜未眠,到第二天早上7点,才完成各项调试。”刘旭东说。
忙碌中,刘旭东的眼镜不小心折断了一条腿儿,他用口罩带缠住眼镜,完成了最后的调试工作。
正月十五是刘旭东的生日,当天没有生日蛋糕,也没有祝贺。他说:“这个生日终生难忘。能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一份力量,值得一生铭记。”
新闻推荐
1966年春节期间,青岛话剧团代表山东省春节慰问团青岛分团,在守备师首长的带领下对海岛驻军进行慰问演出。农历正月初六下午...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