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有确诊病例,居民该咋办? 社区应采取哪些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疾控专家为你解答
半岛记者齐娟
3月6日,青岛市疾控中心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区市联动组副组长王忠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复工、复产和返程人员的流动,疫情反弹的风险增大。周围国家确诊病例数不断增加,我国面临着不断加大的输入风险,防控形势依然复杂。社区要紧紧抓住社区防控和患者救治两个关键环节,做好重点场所防控,严防疫情输入和扩散风险。王忠东就记者提问的关于社区防控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
记者:现在随着各地纷纷复工复产,以及周边国家不断出现疫情的严峻形势,有不少人员需要从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和国家返青。请问对于这一部分人群,社区应该采取哪些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输入和扩散?
王忠东:针对未发现病例的社区,实行“外防输入”的策略,做好组织动员、健康教育、信息告知、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管理、环境卫生治理、物资准备等工作。针对出现病例或暴发疫情的社区,实行“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在采取上述措施基础上,还应当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等工作。针对出现疫情传播的社区,实行“内防蔓延、外防输出”的策略,进一步实行疫区封锁、限制人员聚集等措施。对于从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社区要发布告示,要求立即到所在村委或社区进行登记,申请山东健康通行卡,按规定接受集中或居家隔离14天。
记者:为什么要对村庄、小区实行严格的出入管理?
王忠东:社区是人们除了工作之外的主要聚集地,人群密集,一旦发病,极易造成传播。一定意义上讲,管控好社区,就切断了疫情传播的重要链条,战疫就打赢了一半,这是防止社区疫情输入的基本防线。关闭不必要的进出通道,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最大限度地防止可能传染源的输入。所以,进出小区人员须佩戴口罩,配合体温检测,暂停小区内人员聚集场所,严格核查登记小区来往人员和车辆,限制外来车辆和人员进入,包括快递员和外卖员等。同时做好往来人员相关的健康监测、登记以及摸排等相关工作。
记者: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的小区,是否全部需要封锁管理?
王忠东:经国务院批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按照国家卫健委社区防控方案的规定,对出现确诊病例或者流行病学史明确、规模较少的聚集性疫情,需对病例实施隔离治疗,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于出现社区传播疫情,必要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限制人员的出入。
记者:小区内出现确诊病例,居民该怎么办?
王忠东:小区内出现确诊病例后,病人会被定点医院接走进行隔离治疗,其密切接触者也会按照要求去集中隔离点进行医学观察,确诊病例的家庭和公共区域会被疾病控制机构的专业人员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消毒,同时对小区的物业部门强化日常清洁消毒培训,规范开展消毒工作,把环境暴露的风险降到最低,所以小区居民无需过度紧张。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如确需外出,一定正确佩戴好口罩,无论坐电梯还是走楼梯都应该戴好口罩,家中每天通风2~3次,每次15~30分钟,尽量避免触摸公共设施表面,不要揉眼睛抠鼻子,回家后一定要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记者:居家隔离时,其他家庭成员应注意什么问题?
王忠东: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的做法是被隔离人员单独居住在一套房里,由其亲属提供日常生活保障。其次是选择一套房内配有单独卫生间的独立房间居住。如不能满足上述条件,选择家里面通风较好的房间单独居住,在保障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共同居住人员。家庭无法提供单间的,应随时保持通风,共同居住人员之间尽量保持足够距离,减少接触时间和接触次数。
记者: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居民应如何做好心理防护?
王忠东:在社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后,大众人群可能出现的心态有恐慌、不敢出门、易怒、易攻击等。特殊时期,大家容易出现一些负面的情绪,我们不必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接纳这些情绪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生活和应对疫情。
解决焦虑的办法是多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相互鼓励、沟通感情,加强心理上的相互支持。尽量维持正常的生活内容,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新闻推荐
本报3月5日讯经过约10天的激烈角逐,2019-2020赛季克利伯环球帆船赛第七赛程4日鸣金收兵。“青岛号”力压其他10支赛队,本赛...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