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病房里的青岛之约

青岛早报 2020-02-24 06:01 大字

早报2月23日讯 刘晓鹏、方政、孙明华、刘翠云、刘沙沙、王顺英……在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29床的李大爷总是贴身放着一张特殊的“通讯录”,上面记着10多名医护人员的名字。“我要记下你们每个人的名字,等疫情结束,我要到青岛请你们吃饭!”李大爷告诉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队员们,这个通讯录上的医护人员都曾经给过他温暖和帮助,等疫情过去,他一定要去千里之外的青岛,请这些青岛恩人们吃一顿“庆功宴”。

夜班护士当起“理发师”

2月20日晚上8点30分,“全副武装”的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队员、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急诊观察室护士王顺英和同事们一起走进重症隔离病房,开始了夜班工作。除了查看患者,完成自己的各种工作外,他们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为29床的李大爷理发。 “我这个人笨手笨脚、不善言辞,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大爷‘相中’了,上次白班时,老人不好意思地小声提了一句,头发太长,想让我给他理发。”王顺英说,白天的工作比较忙,要给患者输液、治疗、化验、检查等,一时抽不出时间来给老人理发。 2月20日,王顺英上夜班的时候,就拉着同事刘沙沙一起帮老人剪头发。

“我们谁也没有学过理发。 ”王顺英找了一把手术剪,李大爷自带了梳子和剃须刀,把垃圾袋掏个洞套上,装备齐全就开剪了。“从来没有理过发的我还是高估了自己的水平,拿着剪刀的手紧张得有些哆嗦。我就这样笨手笨脚地理了一个多小时才完成。尽管期间老人一直安慰我说,理得难看也不要紧,尽管剪就行了。 ”王顺英说,理完发看到李大爷满意舒心的笑容,觉得再累也值了。

理完发,李大爷突然拿出一张小纸条,认真地按照防护服上的签名,抄下了刘沙沙和王顺英的名字。王顺英发现,这张纸条上已经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好多熟悉的名字。原来,李大爷是个有心人,他记下了每一个帮助过他的医护人员的名字。李大爷感慨地说:“遇到山东青岛的好人了!真的非常感谢,等到疫情过去,我一定要去青岛,请你们大家吃饭! ”

武汉前线迎来28岁生日

2月22日是青岛市援鄂医疗队队员、急诊科护士陈东旭的28岁生日,这是他最特殊、最具有纪念意义的一个生日,这天陈东旭收到了家人和同事们的关心和祝福。 “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所有医护人员在不同的地方并肩作战,我们有信心也有实力打赢这场战 ‘疫’,等我们凯旋,再相聚。 ”陈东旭说。

陈东旭和同事们抵达武汉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已经十多天,从一开始茫然紧张到现在得心应手,他感到了自己的成长。陈东旭还记得第一次进入隔离病房值夜班,深夜11时,他接到通知要转入一名重症患者,患者呼吸、意识、血压、血氧都不平稳,陈东旭立即通知医生,并在病床旁准备心电监护、氧气、面罩、无创呼吸机等仪器设备。接到患者后,陈东旭发现其血氧只有76,而且痰液粘稠,无法自行咳出,陈东旭和同班队员迅速给予拍背吸痰。此刻给患者吸痰是个非常危险的操作,但在抢救生命面前,陈东旭和同事来不及多想,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大家的努力,患者的情况终于稳定,陈东旭才放下心来。

在隔离病房里,陈东旭也常常被感动着。每次他给武汉的一名阿姨做完护理,老人都会轻声说,“谢谢你,谢谢你们青岛医生护士来帮我们!”陈东旭说,这些患者对待他们就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

“青岛味道”让患者点赞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隔离病房里,很多患者收到了一份来自千里之外青岛的爱心礼物——青大附院援鄂医疗分队10名医护人员,将家乡爱心人士捐助的补给品 “青英董氏祛毒猪肝肠”送给这里的患者。

2月2日,青大附院的10名医护人员加入山东省第三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抵达武汉22天来,他们奋战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隔离病房里。青大附院援鄂医疗分队队员、肝脏外科副护士长张丙良说,现在他们和病房里的大爷大妈们渐渐熟悉起来,虽然还是听不懂武汉话,但已经可以比划着进行沟通和交流。“在隔离病房里的老人没有家属陪护,我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张丙良说,2月18日,满载着青英董氏祛毒猪肝肠的货车抵达武汉。这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董蒨得知前线艰苦,联系了青岛的爱心企业家,为支援湖北的青岛医疗队员们捐助的营养健康“家乡味道”。 2019年,董蒨教授领衔的一项课题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而青英董氏祛毒猪肝就是董蒨带领科研团队在研发过程中延伸的科研成果。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刘芳 范晓苹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隔离漂流”4000海里“回到人间”惊呆青岛小哥 克利伯船员关雅荻随“青岛号”航行25天登岸方知疫情严重接受采访时哽咽落泪

“天哪,自1月20日从澳大利亚出发后,没想到国内发生了这么大事……”2月13日,正在参加环球帆船比赛的电影制片人关雅荻在微博...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