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台东,衣食住行 ——台东旧事(下)
张文艳
地铁轰鸣,再逛台东,开启一段记忆之旅。
几乎每个青岛人都有关于台东的记忆。
时间铸就了往事,往事中的主角是人物,人物缔造了往事的旋律,或繁华,或沧桑,这就是城市的脉动。在城市的脉搏中,有建筑的乐章,有历史的过往,更有记忆的篇章。所以,我们关注的是小人物大历史。
“说台东,话台东,台东说来挺陌生”,这是文史学者王铎先生引用说书人的段子,押韵的数来宝,说出了台东诞生的背景,在远离“市区”的乡村土地上,一座城镇拔地而起,无论是被戴着何种眼镜看待,它还是让人真切感受到了田园风情的民俗韵味。
我们讲过,台东的诞生是上世纪初德国人驱赶中国人后的一片居留地。其实,早在1891年登州总兵章高元在青岛驻防时,就曾在台东一带建立了电报房。当时,章高元通过台东接收来自山东巡抚的指示,以及朝廷的敕令。基于这样的背景,台东邮电局建立,在上百年的时间里,它不但发挥着邮递传输的功能,还是集邮爱好者们的集散地,更是朋友聚会、约请情侣的标志性建筑,在台东一路上,“台东邮局见”,听起来既熟悉,又亲切,有时还带有些许羞涩的意味,因此被青岛人称为“恋爱角”。
1897年冬,德国侵占青岛后,将中国劳工一而再再而三地驱赶,最终在杨家村附近建立了“棋盘街”,并在登州路盖厂房,生产啤酒,以缓解外来官兵的“思乡之苦”。青岛啤酒厂由此起步,所以数来宝中的“啤酒桶、啤酒罐、啤酒肚子充大汉……”,是后来好酒人士的真实写照。
阳光依旧在,我们穿越光影,沿着历史的足迹继续前行。
台东在青岛城市历史中发生着巨变,衣食住行推动着这座小镇的进程。印染业发达的小镇,各种色彩亮丽的花布推陈出新,即便有段时间因为太过鲜艳而被“旧时的‘市里’人称之为‘野乎乎的’”(《话说台东》王铎作),仍然乐此不疲,直到今日,无论想选购高档的还是中低档的服装,台东仍是最佳选择。
台东还是当之无愧的小吃集散地,尤其是在年节,庙会、萝卜会鸣锣开幕,什么糖人糖稀糖葫芦,青菜青瓜青萝卜,都会摆摊打擂,吸引来自周边的买主和卖主。老青岛人陈祥太(78岁)、张润东(72岁)、宋慧珠(69岁)、马世柱(60岁)都曾记得小时候赶庙会的激动场景,他们穿梭于人海中,寻找最爱的“卜卜噔”,啃几口爽口的大萝卜。
最初的棋盘街仅仅是台东一路到八路一小片地,当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居住时,一再加大加宽,甚至因为搭建饭棚等形成了棚户区,新华里便是如此。如今的台东已被高楼大厦代替,但每一处老院,每一条老街,每一间老房,一抔土,一块砖,一片瓦,都承载了几代人对往事的追忆。
中国最早的汽车公路台柳路便是从台东开启的,这条路也成为了进出青岛的交通要道。从步行到独轮车,再到黄包车、马车、公共汽车,以及如今的地铁,道路网络成就了台东的集市中心地位。这也得益于它的地理位置,是抵达火车站、大港小港的枢纽,也是进出汇泉广场、八大关的必经之路,所以踩在车轮上的台东,发展迅猛。
春节临近,台东活力更加凸显。
在老台东人的记忆里,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一过了腊八节,台东的年市便已开启。“年市的摊位从台东四路与人和路交会处为开端,沿当时人称‘水龙池子’的小吃汇集处为中心(现在的当代商城一带)向四周扩张,数百个摊点散落在五六条街上。成千上万的居民来赶年市,熙熙攘攘的人群犹如赶大集。”(《老台东的大年市》刘焕福作)
年画摊点占据了和兴路半条街,台东五路的鞭炮市桌子连着桌子,还有对联、青竹、锅碗瓢盆,不一而足,应有尽有。“年市上的东西杂而全,只要与过年有关的物件都有。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台东的年市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消失了”,不过,年市的场景犹如一幅生动纯朴的民俗画卷,深深地印在老台东人的脑海里,经常唤起他们最温馨的回忆。
新闻推荐
北京市人大代表、北京护宪律师事务所创始人卫爱民建议,应全面建立长期护理险,并采取小步快进的方式递增保险费用。卫爱民表...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