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成为校园新时尚

青岛早报 2019-12-31 07:53 大字

开展主题班会、打造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举办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生态教育融入教学中……崂山区育才学校始终坚持校长负责制,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教育,让“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成为校园文明新时尚。

一把手工程

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

从校园里的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宣传画,卫生间里的“节约用水”提示,到食堂的 “就餐三字经”“就餐六部曲”桌牌,到每个班级的废纸回收箱,身穿绿马甲的垃圾分类督导员,再到学校评选生态班级、“环保小达人”“环保好少年”,漫步在崂山区育才学校,绿色文明之风随处可见。

“立校之初,我们就把绿色环保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注重人文素养熏陶,为培植青少年一代的环保意识,学校打造了‘橘园’‘生态园’‘葡萄长廊’等绿色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崂山区育才学校校长崔仁波介绍。

倡导绿色环保新理念,建设绿色生态校园,让孩子如浴春风全面发展,崂山区育才学校成立专门的“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不断提升学校绿色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学校制定文明、环保、绿色、生态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活动,倡导全校师生自觉“修身律己,保护环境”。

创新实践活动

让绿色成为校园新时尚

“我们学校还通过搭建平台,开展活动,使得垃圾分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常态。 ”崔仁波校长说,学校开展 “垃圾分类”宣传海报设计比赛、知识竞赛、主题演讲、节约一张纸等一系列活动,还推出生态班级、环保护卫小队建设,并评选出“生态文明班级”“环保小达人”“环保好少年”等创建标兵,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树立活动标杆。

学校加强“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行动”宣传教育,把节约粮食、珍惜资源的要求融入学校食堂的管理中,在学校食堂餐桌上摆放了有“就餐三字经”“就餐六部曲”等宣传提示语的桌牌,班级设置了废纸回收箱。

崂山区育才学校结合值周校长制和双值周制等师生自主管理方式,在垃圾分类活动中,“五彩小少年督导组”和“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发挥重要的督查保障作用,每个班级都设有垃圾分类督导员,对课间卫生检查、废品回收、垃圾分类放置等方面自主管理,培养自律自信和责任担当。

红色党建引领

让“垃圾分类”外化于行

垃圾分类,红色党建引领。崂山区育才学校还把 “践行垃圾分类,呵护绿色家园”作为党员主题党日活动之一,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引领作用。学校举行“党建引领铸师魂 凝心聚力谱新篇”为主题的庆祝教师节红色教育研修活动暨“清除环境垃圾,呵护绿色家园”的社区引领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废品分类,举行旧物品义卖、废品回收利用等活动,用筹得的资金成立了育才卓越基金,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弘扬友善、奉献、和谐的社会主义精神风尚。

崂山区育才学校把“垃圾分类,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理念与学科教育教学相融合,创新实践国家的教育理念和环保理念。生物、地理、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自觉渗透环境教育,开设教研活动研讨、出示公开课、进行跨学科环保教育整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推行养成教育。崂山区育才学校将环保教育融入学生素质评价,提升学生环保意识层次与核心素养,全面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状况和环保意识培植,提升了绿色健康观念意识和生态文明的素养层次。

“学校是社区文化引领的制高点,我们学校的发展,还要带动社区居民意识和行动的发展,带动社会良好风气的发展。 ”崔仁波校长介绍,学校的师生还走进社区、走上社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垃圾分类新理念。

近年来,崂山区育才学校先后获得青岛市环境友好学校、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标兵、青岛市普通中小学现代化学校、青岛市军民共建先进单位、青岛市公益明星学校。 “学校下一步要继续增强学生‘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让孩子们把垃圾分类变成生活中的一种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将垃圾分类习惯带回家,带动身边的人一起为垃圾分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崔仁波校长说。

记者 陈勇 通讯员 张素美 摄影报道

责编:于春初美编:刘祥 审读:侯玉娟

新闻推荐

搭乘“绿巨人”夕发朝至游苏杭

早报12月30日讯12月30日晚上8时43分,一列国槐绿色的动车组列车缓缓驶出青岛北站,驶向1200多公里外的杭州。12月30日零时起,...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