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用35年“解”“构”海尔

2019-12-27 16:49 大字

作为一家连续10年蝉联全球大型家电第一的品牌,海尔已经走过了35个春秋。然而,对许多企业运营或组织管理研究者来说,海尔更值得探究的并非其品牌价值,而是这家企业历经35年仍保持着先驱者的激情与活力的秘密。

如今,这一秘密即将被揭开。

7,是海尔成长历程中的一个关键数字。每隔7年,海尔都会迎来一次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调整。从1984年的“名牌战略”开始,海尔每一次发展战略的发布,总会吸引外界的猜测与关注:“这家不断在“变”的企业究竟路在何方?”

今年是海尔创业的第35年,这也意味着,海尔又过了一个“7”年。

2019年12月26日,就在海尔迎来第35个创业纪念日的同时,全新的战略阶段如期而至。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与海尔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杨绵绵,海尔集团前董事局副主席武克松作为联合创始人共同开启了第六个战略阶段,并发布了“海尔精神:诚信生态,共赢进化”与“海尔作风:人单合一,链群合约”。

物联网生态品牌,正在悄然开启海尔的新一段旅程。

而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过去,一条清晰的路径正呈现在眼前:海尔的生态之路并非一时起意的尝鲜挑战,而是在漫长的岁月积淀中的必然选择。

冰山之角下的海洋

2017年9月,被称作“游戏生态第一股”的雷神科技挂牌新三板。彼时,雷神科技仅成立了3年。很多人注意到,这家年轻上市公司的“第一桶金”,来自为解决用户游戏需求痛点而生的第一款“雷神游戏本”。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雷神科技精准对接用户需求的背后,是海尔搭建的“海创汇”平台。

时间拉回到2014年,海尔开始打造一个创业项目孵化平台,这一平台最大的特色就在于,不仅支持海尔员工的初创企业,更支持其他小微企业和社会创业项目。

为凸显海尔对公司以外的企业家的开放态度,这一平台被命名为“海创汇”,寓意一片汇集创业项目的开放、包容的海洋。而雷神科技,正是海创汇孵化出的第一家企业。背靠海创汇的供应链能力,雷神采用大牌代工厂的加工模式,以便分析用户需求后快速开发新品。

目前,海创汇已在中国、美国、日本和以色列成立了基地,吸引了200多个创客团队,为企业提供品牌支持、供应链规模优势、共同的公司管理平台和其他许多资源。到目前为止,它的创业成功率近50%。

“海尔是海”,这是张瑞敏在1994年新年伊始,对海尔的解读。张瑞敏曾写道:海尔应像海,唯有海能以博大的胸怀纳百川而不嫌其细流,容污浊且能净化为碧水;海尔应像海,因为海尔确立了海一样宏伟的目标,就应敞开海一样的胸怀;我们还应像大海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奉献。

如今看来,如海一般包容、开放、奉献,已成为海尔的“性格”之一,并成为海尔在时代变迁中一直坚守的精神所在。

领先时代的“叛逆者”

2000年,参加完瑞士达沃斯论坛的张瑞敏回到青岛,写下了六个字:“不触网,就死亡”。这并非张瑞敏第一次察觉到时代的变迁带给企业发展的紧迫感,但这次显然更加急切——因为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

2005年9月20日,承载着海尔变革核心力的“人单合一”模式正式公开“亮相”。其中“人”即员工,“单”即用户价值,“合一”意味着合一及对整个系统的认识——拆除企业的壁垒,将企业结构转变成风险型创业企业集合体。如此一来,驱动各创业企业(小微)的就不再是上级领导的指令,而是从为用户创造价值出发的各种需求。

这一新型商业模式旨在为员工和用户共同创造价值、实现共赢提供解决方案,但这也意味着要摒弃传统企业的线性管理制度,做一个与时代不同的“叛逆者”。

能行得通吗?

时钟回拨到1992年,美国的GE电器准备兼并海尔。当时,GE电器提出在中国找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企业并选中了海尔。但是,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海尔没有同意GE对它的兼并。

24年后,2016年6月7日,海尔宣布完成了对GE电器的整合,不仅代表着GE电器成为海尔大家庭的一员,还意味着海尔进一步增加了在美的市场份额。

企业间的兼并需要两个因素,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实施兼并的企业自身实力要足够强大。不过,实力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能不能在兼并之后实现了“1+1大于2”。

为了实现“1+1大于2”的目标,兼并之后,海尔把人单合一模式输出到GE。对于中国企业把管理模式输出到美国企业这个问题,GE的高管们都心存疑虑。其中有一位高管当面询问张瑞敏:“你兼并我们了,怎么领导我们?”而张瑞敏回答:“你应该把定位搞清楚,我是你的股东,但不是你的领导和上级。你的领导和我的领导是同一个人,就是用户。转变观念,我们必须为用户服务。”

因此,GE电器的员工接受了人单合一的模式。到现在为止,GE电器或许是美国大企业里唯一一个打破层级制、采用自主管理、变成一个自主的创业团队。

2016年,海尔耗资50多亿美元并购GE电器,当年GE电器的销售额不到60亿美元。但到2019年年底,GE电器销售额预计达到80亿美元。也就是说,在整个美国市场的家电行业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输入“人单合一”模式的GE电器实现了每年两位数的增长。

由此可以看出,海尔不仅在国内应用了“人单合一”模式,还将这一模式应用在开展业务的海外。全球范围内,海尔正在变得更加开放,而聚集在海尔这一开放平台中的“小微”充满着创业激情,正为海尔这一“先驱者”提供源源不绝的活力。

“热带雨林”中有什么?

“帝国一定会垮台,但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一定像热带雨林一样生生不息。”这是海尔作为“先驱者”的未来。

2019年7月1日,“青岛海尔”正式更名为“海尔智家”,名称变换的背后,是海尔对“热带雨林”的向往——满足用户对产品的使用场景需求,为用户量身定制一个智慧家庭。一个个海尔智慧家庭的背后,不仅有海尔自己的产品,更有基于海尔开放平台创业创新而来的其他产品。

一台海尔冰箱并不能满足用户在厨房中的全部需要,但如果加上燃气灶,油烟机,甚至是新鲜的食材和调味品等等,一个完整的“厨房场景”就出现了。而在这个场景中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并非全部是海尔自己生产的。

更重要的是,在海尔的“热带雨林”中,不仅有产品,更有着崭新物联网形态的企业。

如果说海创汇孵化出的雷神科技还与海尔的王牌产业——家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在今年敲钟上市的海尔生物,则是一个全新的物联网企业。

从低温存储硬件设备制造起家,海尔生物在2018年1月推出了血液网解决方案,依托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传统血液管理存在的行业痛点,将血库前移到手术室等临床用血点,实现急救零等待、用血零浪费、信息零距离,应用物联网技术,海尔生物还为每一袋血液贴上附有温度、位置等信息的标签,实现整个临床用血全流程的信息监管和可追溯。

从生产产品,到针对行业、用户痛点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海尔生物完成物联网形态的同时,也向世界解开了海尔“生态雨林”的意义谜题:在物联网时代,服务用户个性化体验并满足其需求,以及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

12月26日上午9点,海尔35周年创业纪念日在青岛冰山之角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海尔第六个战略阶段——生态品牌战略正式发布。与此同时,身处全国各地的近180万海尔智家用户正通过海尔智家APP感受这一新的战略阶段所带来的改变:与设计师在线预约设计方案,与海尔服务兵在线协调安装要求,收看海尔智慧家庭体验店的现场直播等。

据介绍,海尔智家APP作为海尔物联网生态品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为用户提供在线交互及海尔智家场景的线上体验功能。

至此,海尔的“热带雨林”正在被有形化地呈现在世界面前。

如果说14年前的“人单合一”是海尔向传统企业管理体制发起的一次挑战,那么如今的生态品牌战略,可以算得上是海尔对传统商业模式的一次颠覆。

如果你留意过海尔今年的新闻,就会发现这一全新战略阶段在此前早有“预告”——纽约时间2019年6月11日,“2019年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排行榜在纽交所正式发布,海尔成为BrandZ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物联网生态品牌”。

这既是来自外界对海尔的肯定,亦是海尔向世界展现“新我”的舞台。

张瑞敏表示,产品会被场景替代,行业会被生态覆盖。一方面,海尔从价格交易转型为价值交互,打造生活场景的物联网生态品牌,持续涌现物联网新物种;另一方面,海尔也期待用“有温度的交流”,拉近与用户间的距离,从而充分挖掘用户需求,持续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个性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从“做产品生命周期”到“做用户体验周期”的深刻转型。

从这一角度来说,海尔的换道,再次透露出这家企业要做“时代先驱者”的雄心与信心。

故事讲到现在,海尔开放的基因与“人单合一”模式结合下的不断变革,或许曾让不了解海尔的人陷入一团迷雾,但如今这团迷雾正在散去,一条“生态路径”逐渐清晰——海尔用35年行走在一条少有人走的道路上,目的地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造一种文化,搭建一个平台,让每个人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让每个人的自我实现成为可能”。(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百万平米生态大盘智慧设施礼献岛城 和达·智慧生态城

和达·智慧生态城是和达集团斥资百亿打造的城市焕新之作,项目位于城阳区夏庄街道夏塔路北、白沙河南、天风南路西,依托崂...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