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搭建公共科研平台 支撑海洋协同创新

大众日报 2019-12-25 12:09 大字

王宁 侯颖

浩瀚的海洋是地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地球表面积71%。海洋波澜壮阔,变幻莫测,海洋研究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单靠任何一个部门或者一家单位都无法独立完成,需要多学科交叉协同创新研究。

作为我国唯一获批试点运行的国家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以下简称“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以大科学装置为支撑,以功能实验室、联合实验室、开放工作室、海外研究中心等创新单元为依托,汇聚全球海洋优势力量,开展前沿引领性、战略性、基础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力争成为一支重要的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国际一流的综合性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和开放式协同创新平台。

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加快推进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用户开放,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山东省青岛市的大力支持下,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以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平台共用共享为核心,以资源整合、合理优化为主线,着力加强公共科研平台的建设。

作为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必备条件,大科学设施的开放共享程度反映了科技整合力量,其使用效率则反映了科技创新能力。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主任委员会副主任刘保华表示,公共科研平台将持续不断地为各创新单元及海洋领域科研机构提供强有力的设施和技术支撑,催生一批重大成果产出,为科技创新服务,为海洋强国战略提供有效支撑,为科技跨越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将通过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盘活现有资源,提高科学设施的使用效率,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进一步推动海洋领域的创新研究,是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创新实践。

截至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已建成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试平台、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等一批公共科研平台及大科学装置群,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透明海洋”“蓝色生命”“深海资源”“健康海洋”等大科学计划,实行大型仪器设备“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协同、快速、规范推进基础条件建设、运行服务能力、技术队伍组建等各项工作。据公共科研平台部部长杨照介绍,公共科研平台作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的核心条件支撑单元,可促进各类创新主体的高效互动和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打破原有碎片化建设与管理,充分缓解科研仪器能力不足与闲置问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提供支撑。

高层次人才为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公共科研平台共享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目前,已通过双聘及柔性引进等方式,汇聚了35位高层次人才,并全职引进首位外籍专家Ansgar Poetsch,固定一支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团队,加快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融全球智力、促共同发展,确保平台稳定高效运行。

部分海洋公共科研平台

及大科学装置群

高性能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平台

该平台有效汇集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超算中心三大中心资源,形成了总计算能力达133.2PFlops(每秒超过十三亿亿次浮点运算)的跨地域超算系统,协同计算能力居全国首位、全球第二位。目前,平台已累计提供计算资源2.1亿核时,完成计算作业任务近百万个,为国家气候预测预报,海洋信息环境构筑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作为“国之利器”,该平台高效服务于国家海洋战略,面向各创新单元、理事单位及其他单位,累计提供计算资源约12亿核时/核组时,支撑科研任务48个,完成计算作业任务198万个,提供科学计算、工程计算、设备租赁、设备托管等4个方面技术服务,为海洋提供全面覆盖、资源协同的科研网络服务,进一步加强超算生态建设,全力打造超级计算和人工智能生态圈。同时,实验室在现有P级超算的基础上依托众核推进下一代超算建设,标志着平台资源开放共享将进一步迈上新台阶,大大推动中国海洋科技的发展,对我国实现海洋数据的共享与共用也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

为解决海洋科学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的难题,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汇聚国内科考力量,共建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通过高效的船时和设备共享机制,促进海洋调查设备和资料资源的进一步共享。

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远海科学考察船队新增“向阳红03”号、“嘉庚”号科考船和“深蓝”号远洋渔业船,成员单位包括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等10家机构,初步形成以青岛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综合海洋调查船、设备、岸基共享体系,多学科、全覆盖、协同作业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具备全球海域长周期、全方位、大尺度海洋调查能力。

截至目前,科考船共享平台已成功组织实施了74个共享航次,完成185项科学任务,共享船时2963天,实现船时共享资源利用最大化,航迹覆盖中国近海和“两洋一海”重点海区,高效服务相关科研任务实施及海上设备测试。进一步服务海洋科考的能力和水平,打造开放共享、协同观测的新局面。

海洋创新药物筛选与评价平台

建立基于智能超算耦合生物实测的海洋药物发现技术体系,完成人类已知170个肿瘤靶点与3.5万海洋化合物的全部对接过程,快速锁定药物靶点与生物活性预测准确率由20%以下跃升至70%以上,可有效缩短研发周期3—5年。

目前,该平台面向各创新单元、高校及科研机构,与多家高校及企事业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服务范围由青岛辐射至全国近20个省市。平台已为创新单元提供超过200种海洋化合物,3000多个靶点的虚拟筛选及部分后续的生物学验证,并将合作对象扩展至复旦大学医学院、斯坦福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为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大学等提供技术支撑服务;与知名制药企业以岭药业、齐鲁制药和科伦药业达成合作意向,并初步展开合作。全面提升我国在新药研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试平台

海洋同位素与地质年代测定中心,建成了以加速器质谱实验室为主导、配备稳定同位素质谱实验室和样品预处理实验室的平台格局。目前,该平台已面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1个用户团队提供服务机时4000余小时,样品检测8000余个,为服务海洋科学、生态、地质、环境及相关学科多领域同位素分析、多时间尺度地质年代学测定、放射性环境监测提供支持。

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

构建海洋仪器设备研发“梦工厂”,满足小批量、定制化、高可靠的加工和测试需求,试运行期间支撑30余个科研团队,加工测试零部件1100余件,部分当年即投入海上实测运行。整合优势资源,目标国际一流,研发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仪器设备,建立海洋仪器设备研发技术、制造工艺体系,推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相关标准,引领海洋自主装备技术体系发展。

海洋分子生物技术公共实验平台

面向前沿科学开展条件建设。服务生命科学、海洋新能源等前沿需求,建设国内首个海洋特色冷冻电镜中心。冷冻电镜中心已完成环境适配、设备安装调试等基础条件建设,初步具备样品检测能力和数据采集及处理能力。

①深远海科学考察船共享平台技术人员执行海上科考任务

②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深蓝大脑系统仿真与协同控制中心

③“东方红3”号科考船

④海洋高端仪器设备研发平台

⑤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园区

新闻推荐

甜香草莓激活冬日味蕾 新年临近郊游开启采摘热

新年将至,红彤彤的草莓是时下最热门的水果。得益于今年的好天气,元旦未至岛城周边就已经迎来草莓采摘季。位于北宅街道的沐...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