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讲好基层故事的记者 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青举行 10位记者讲述新闻背后的故事
本报12月20日讯20日上午,由中宣部和中国记协主办的第六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来到青岛,举行报告会和座谈交流活动。来自全国新闻战线的10位优秀记者,从自身采访经历出发,通过讲述新闻背后鲜为人知的动人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新闻人的新作为、新担当。
报告会现场,一个个有情感、有温度、有力量的好故事生动展现了新闻工作者奋发有为、坚守责任与使命的精神风貌。人民日报记者张洋和他的同事们,始终关注着千头万绪又实实在在连着每家每户幸福生计的人民呼声,从被克扣工资的农民工,到20年办不到房产证的回迁户,再到10多年拿不到征地补偿款的村民,人民的呼声仿佛号角般鞭策着张洋和他的伙伴们。多少个白天黑夜,他们赶赴事发当地暗访,在没有路灯的山沟沟摸着黑挨家挨户敲门,只为把人民所反映的每件事都详细记录下来,用新闻架起党和人民的“连心桥”。“只要读者有来信,有需求,我们就出发。”张洋说,反映人民呼声、调查现实问题、回应群众关切,是记者的职责使命。
从一棵冬笋中发现线索,贵州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记者苏畅采访报道了大山深处的扶贫故事,让观众了解到,如何通过电商平台,贫困闭塞山村打开了通向外界的大门,带来了增收脱贫的希望。她说:“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把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好故事挖掘展示出来。”她致力于做一名讲好基层故事的记者。
张富清是中国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来凤支行离休干部。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多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张富清的事迹才被人们发现。楚天都市报记者胡成讲述了“深藏功名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事,“去年,张富清因白内障手术,需要植入人工晶体。医生和家人决定在数千元到数万元的价位中,给老人选用中等价位的晶体。”胡成讲述说,可谁也没有想到,手术前张富清听说同病房的农民病友都用的是3000元的晶体,他就背着家人给医生提要求,自己也要用3000元的。手术结束后,家里人才知道,他自己做主用了最便宜的。问其原因,老人说:“我老了,离休了,再也不能为党、为国家作贡献了,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为国家能省一点是一点。”老人的故事感染了现场的听众,不少人流下感动的泪水。
报告会后,巡讲团成员还与山东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专业师生进行座谈交流。与会新闻工作者纷纷表示,将以巡讲团成员为榜样,肩扛责任、心系人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新时代。(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梁超)
新闻推荐
青岛市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壮大民营经济发展 一批批高科技高成长民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民营经济 走在“春天里”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