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北荣先生逸事
杨北荣(1912年1月30日—1981年9月)杨北荣原名杨年富,后更名为杨北荣,字与贵。山东省牟平县小苇子村人。早年在韩国仁川经商。解放前夕来青岛在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做文书类工作,法院有关布告均为其所写,后期任职书记官。晚年为青岛市博物馆馆员。
杨北荣先生是我的书法启蒙老师。慈祥的杨先生,不善言辞,却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享誉岛城的活跃书法家之一,正、草、隶、篆皆工,偶作写意梅花、水仙等文人画。先生去世较早,加之当时书法小众,现时文艺圈同仁对他的记忆已经十分模糊,留存下来的个人资料更是稀少。
上世纪六十年代,杨北荣曾参与青岛市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是青岛市博物馆的元老。当时杨老先生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书写青岛市各种大型展览的版面。在没有复印机、打印机的年代里,各种大型展览的文字介绍都是由当时一流的书法家书写而成,当时称之为“爬版面”。上世纪中期青岛市举办了多次“社会主义成就展”、“阶级教育成果展览会”等重要展览,其中展览的核心部分——前言、结束语及全市综合情况介绍等,多是由杨老先生书写或组织书写。
在当时时代背景下,杨老先生的书法作品内容以毛泽东、鲁迅诗文为主,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开始书写唐诗、宋词内容的作品才逐渐增多。六十年代,由当时的文化主管部门批准,杨北荣的隶书与蔡省庐先生的楷书曾制成字帖,在中山路上的青岛市文物商店销售。青岛市图书馆在鱼山路37号时,大门的上方“青岛市图书馆”六字,就是由杨老先生架梯子在上面直接书写而成。现今崂山风景区也存有多处杨北荣先生的书刻。
作为当时青岛著名的书法家之一,杨北荣还是青岛市职工书法研究会、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的重要组成人员,1980年青岛画院成立,他是首批组成人员。上世纪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他与高小岩、蔡省庐等书法界老前辈开展书法教育工作,在市工人文化宫指导、培训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市书法协会资深副主席姜乐平就是杨老的高徒。
杨北荣先生心胸宽广乐善提携后学、不拘一格推荐人才,著名书法家孟庆泰先生步入书坛,杨老也曾助过一臂之力。高中毕业后的孟庆泰赋闲在家,在朋友的带领下到市博物馆拜访杨北荣先生,期间杨老看到了孟庆泰自制的印谱大加赞赏,这位青年才俊给杨老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短短的会面,为杨老推荐这位年青人留下了伏笔。1968年青岛市在八大关小礼堂举办一个大型展览,由于开幕时间提前,需要突击书写版面,杨老毫不犹豫地向宣传主管部门推荐了还不满二十岁的孟庆泰,而孟庆泰书法作品也由此走向了公众。
杨北荣先生是我书法的启蒙老师,他与家父是博物馆同事,年长于家父,因此我称杨老为“杨大爷”而不叫杨老师。我家与杨老同住鱼山支路,两家一巷之隔。1968年我在青岛湖南路幼儿园长托“毕业”,回家后几乎每天都要去博物馆、图书馆大院玩耍,经常中午跟着父亲与杨大爷一起回家,慢慢与杨大爷熟悉起来,自然而然地开始跟着杨大爷习字,家父让我跟杨老习字,一方面是倾慕杨老书法的风骨,另一方面也希望我能如杨老一般真诚和善、与人无争。杨大爷教字十分认真,每次批改完作业,他总挑出我写得不甚理想的多字,集中写一个小字帖,在下次作业中多练习一些。虽为稚子,但习字时杨大爷家的八仙桌、精制文雅的水盂、砚台都提供给我们使用,冬天老师桌上水仙花发出的清香,让我们这几名学生沉醉。至今,半世纪已过,那抹雅正端方的清香,仍萦绕于心。
新闻推荐
援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意外之旅,也是必然之旅。2019年8月20日我们三个青大附院的医生惜别家人飞行千里来到伊宁的场景仍然...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