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法显30年 自费编印文集

青岛早报 2019-11-21 05:42 大字

30年前,刚到而立之年的张梁痴迷上了东晋时期的去天竺取经求法的高僧法显,随后张梁骑着自行车从法显登陆地崂山出发,一路至西安,沿法显西行脚步,耗时7个多月走完国内所有路程。近日,张梁作为法显文化的民间研究者,将近30年的研究成果自费编印成法显研究文集。

缘起>>>

一次偶然机会接触法显文化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湘潭路的张梁家,60岁的张梁正坐在电脑前,整理他这些年收集的法显历史文献资料。电脑桌上,摆放着一座高僧法显的半身像和一座“国际法显文化荣誉奖杯”。张梁告诉记者,他上初中时就对中国古代的张骞、班超、傅介子的故事特别感兴趣。上班之后在青岛钢厂当英语翻译,仍然对这些出使西域的古人经历情有独钟。1989年,一此偶然的机会,张梁从一本文献中了解到东晋时期去天竺取经求法的高僧法显,也是一路艰辛西行,更让他兴奋的是,法显最终沿海路在青岛的崂山登陆回国。这之后,张梁就萌发了骑自行车沿法显足迹,去追寻高僧历史脚印的想法。

讲述

买辆自行车“追踪”高僧

1990年,是法显从青岛登陆回国之后的第1577个年头。为了让自己即将来临的30岁生日过得有意义,张梁决定骑自行车从青岛直达最西边的城市喀什。这一年的早春二月,张梁花200多元钱从青岛自行车厂买了一辆红色的海德曼自行车。 “那时候不懂,那辆海德曼自行车是城市速骑车型,车轮非常细,轮胎也没有防滑花纹,其实不适合远距离越野骑行。”张梁说,他在厂里请了假,带上一个睡袋和维修自行车的工具就出发了。出发地点选择在法显当年登陆的崂山华严寺,他认为从这个地点出发更有意义。

一路向西追寻高僧足迹

张梁骑车从青岛出发到西安,当年的法显就是从这里踏上西行征途。张梁沿法显西行的脚步,风餐露宿,经黄帝陵进入甘肃,又行至河西走廊。 “那时没有现在骑行的挡风镜、冲锋衣等野外装备,骑行一个多月后,我就成了不刮胡子不洗脸、满脸灰尘的‘野人’。”张梁说,他沿法显当年西出河西走廊的路线,翻越祁连山、穿越戈壁沙滩一直向西。张梁告诉记者,祁连山山脉蜿蜒1000公里,山与沙漠之间夹着的就是河西走廊,这条走廊自古就是沟通西域的要道,著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经过,但千年后的河西走廊已经是一条人烟稀少的 “死亡之路”。右侧是祁连山、左侧是戈壁滩,他骑着自行车独自一人行驶在那条死亡之路上,忍受饥饿劳累、伴随死亡险情。但他坚信能完成寻求法显足迹的目标。

到达敦煌时,张梁得到一本《古西行记》的书,书中介绍了丝绸之路上的历代名人,其中有张骞、班超、王玄策等杰出的使者;有为国远嫁的细君、文成公主;还有法显、唐玄奘等西天取经的高僧。《古西行记》中介绍:法显在海外学习十多年,最后在青岛的崂山登陆靠岸,并且在青岛写下了著名的《佛国记》。这更坚定了他研究法显文化的信心。张梁说,法显65岁的高龄徒步去西天取经,没有任何代步工具,徒步从西安出发到天竺国,归来时已经过去了16年,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远途陆海旅行的惊人壮举,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途中曾遇上大风暴

在人烟稀少水土流失的西域大地,一路上不是沙漠就是旷野,不是风暴就是雨雪,在那样的环境中,张梁遇到过许多次险情,甚至遇到过生命危险。“如果不是牧民相救,我恐怕就回不来了。 ”张梁回忆道,他曾在一户牧民家借宿过了一夜,主人一家对他非常亲切,又管吃又管住。第二天一早,张梁吃过早饭向主人告辞启程。骑出了几十公里后,刚才还是晴空万里的好天,一眨眼的工夫就已经乌云密布。气温骤然下降,一瞬间就寒风刺骨。张梁眯着眼睛在寒风中拼命骑行。临近天黑终于看到远处隐隐约约有亮光。骑到门前时,他甚至连敲门的力气都没有了,人几乎要冻僵。进屋后,男牧民用雪给他擦身,折腾了半天终于把他给救回来了。终于,经过7个月的艰辛,张梁到达法显西行路途中国境线内的最西端喀什。

放弃工作潜心研究法显

回到青岛后,张梁放弃了工作,开始潜心研究法显文化,并给自己起了一个历史厚重感很强的笔名“东夷”。他走遍全国各大图书馆,搜集关于法显的一切历史文献资料。“法显一生唯一的杰作是《佛国记》,作为世界经典佛学名著,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版本,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为推动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历史文化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张梁说:“当年,法显的足迹贯穿了中亚、南亚、东南亚,并且逆时针画了一个‘C’字形的圈,他所走过的路线恰好是当今\‘一带一路’的规划路线。 ”张梁认为,法显是一个拥有伟大信念的人,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艰苦的旅程,也成为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的见证者。

愿望

申办“留学生日”纪念法显

今年8月,张梁受邀参加斯里兰卡举办的法显文化国际论坛,并获得国际法显文化荣誉奖杯。日前,张梁将近30年对法显文化研究撰写的57篇文稿,自费编印成法显研究文集。张梁说,法显历时16年,途经30多个国家,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留学生。8月26日是法显在崂山登陆回国的日子,为此,他希望能将法显西行归来的这一天申办为中国“留学生日”,以此纪念这位最早走过“一带一路”的人。

本版撰稿摄影 (除署名外)首席记者赵健鹏

[名词解释]

法显(334年—420年),东晋高僧。是中国第一位到海外取经求法的大师,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译家。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游历30余国,足迹贯穿了中亚、南亚、东南亚,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法显所走过的路线恰好是当今“一带一路”的规划路线,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很大影响。

新闻推荐

全市新增351家创投风投机构

早报11月20日讯20日下午,青岛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王锋做客《民生在线》栏目,围绕“建设服务于航运贸易的金融中心、全...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