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智高地”打造人才“强磁场”
“我们来崂山,除了这里山清水秀外,更看好这里的营商环境和发展空间。 ”近日,国内生物医药领域顶尖创新公司泱深生物在崂山区建设创新总部,创始人杨承刚博士这样评价。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城市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记者从崂山区委组织部了解到,崂山区以打造 “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为目标,对高层次人才采取“一对一”精准扶持,累计接收博士后人员超过1200人。
崂山速度
“这里让我们信心百倍”
“我是山东人,来到青岛崂山,让我倍感亲切,特别是跟崂山区招商部门对接后,让我对这里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于未来公司发展,我们更有信心了。 ”11月19日,泱深生物创始人杨承刚告诉早报记者,他从2002年开始从事生物医药研究,2011年牵头成立泱深生物,公司迅速成长为我国生物医药领域知名的技术创新公司,曾先后入选 “2019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综合百强”“2018民营科技企业创新500强”“抗癌药物领域最具创新力企业TOP10”等排行榜。
杨承刚介绍,在今年7月中旬,崂山区与泱深生物进行对接。在多方接触后,他和团队都认为崂山区的区域优势明显,软硬件设施、营商环境、未来发展空间都十分符合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崂山区帮我们找场地,办理注册手续,提供了细致的服务。 ”杨承刚说。
11月15日,青岛泱深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完成注册登记。“以前办理营业执照登记、税务登记,都需要我们法人等到现场,还要往返好几次,这次我们通过APP就完成了注册登记,这种崂山效率让我们印象深刻。 ”杨承刚说。
泱深生物的到来,不但是把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引到崂山,更是把一个创新团队带到崂山。目前泱深生物专家顾问有多位专家教授。创始人杨承刚,是生物化学博士、肿瘤免疫学博士后、知识产权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具有丰富的生物技术研发经验。联合创始人董东博士,海归、教授、博士生导师,是上海市浦江人才和紫江青年学者。
“崂山区已经在千山大厦为我们提供了第一期6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现在正在装修中,年底前我们将正式入驻,未来几年,我们将在崂山区组建50多名科研人员的创新团队。”杨承刚在谈到企业未来发展情况时,自信满满地说:“公司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达到科创板上市标准。 ”
崂山优势
以“生态思维”招才引智
当前,在 “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的严峻形势下,崂山区清晰思辨“选择什么人才、如何集聚人才、怎样留住人才”的“黄金思维圈”,研思谋划、率先发力,紧紧抓住人才招引这个 “牛鼻子”,下好“先手棋”,构筑发展“智高地”,打造人才“强磁场”。
近年来,崂山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均居全省首位,人才服务创新成果荣获“全国人才工作优秀案例奖”,集聚高层次、创新型、领军型人才资源正成为崂山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崂山区注重以产业组织理念大抓招才引智,聚焦“四大主导产业”和虚拟现实、智慧产业、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服务业“6+1”新兴产业,坚持“引进一个人才、落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的精准选才理念,突出产业匹配、产才融合。
崂山区以人才创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人才创新园区在集聚创新要素、培养创新团队、提高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标准建设青岛国际创新园、青岛院士智谷、千创园等10个特色园区。目前,青岛院士智谷已入驻院士专家项目10个、注册资金2.5亿元,集聚研发人才170多人;全区拥有两院院士及外聘院士42人,国家特聘专家72人,泰山学者及产业领军人才177人,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全市前列。
日益优化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崂山区成为令人“心向往之”的创业热土。正如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嘎所说,“崂山的生活和创新创业环境非常好,营商软环境、人才政策都很到位,是大家创新创业的理想地。”目前,张嘎博士牵头成立的青岛中科润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在崂山区注册登记。
记者了解到,崂山区以打造“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首选之地”为目标,对高层次人才采取“一对一”的精准扶持,全面实施顶尖人才突破、产业领军人才培育、高端人才集聚等11个“人才专项计划”和12个“一业一策”扶持政策,引进建设高端研发机构,培育建设高端创新平台,鼓励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鼓励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平台,以聚集高端人才团队和高端研究院为导向,真正实现“引进一个高端人才、带来一个创新团队、助力一个产业发展、培育一个经济增长点”的倍增效应。目前,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青岛市专家工作站平台载体建设加速推进,全区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流动站27家,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家,累计接收进站博士后人员超过1200人。
崂山魅力
以“平台”思维集才聚才
人才渴望的是价值,看重的是有没有施展才华、成就事业、实现价值的平台和环境。崂山区在明确需求的基础上,对标先进、查找差距,瞄准症结、补齐短板,换位思考、优化生态,第一时间研商解决“如何集聚人才”的核心问题,真正实现“以产聚才、以才兴产”的良性互动格局。
优化人才招引政策平台。对标出台招引“高地”政策,在深入剖析全国各地人才政策的基础上,按照“一业一策”原则,制定“6+1”领域的产业扶持办法,相继出台“人才新政22条”、制定“人才成长”计划和“优惠政策”清单,搭建起全方位、精准化的人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崂山区设立总规模200亿元的股权投资引导基金、2亿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和5亿元的创新创业引导基金,为人才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的资金保障。
搭建优质载体和互动平台。打造特色创新平台,先后举办了国家特聘专家联谊会年会、国际虚拟现实创新大会、创新企业家年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和论坛,推动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深度融合。两年来,共吸引21位国家特聘专家在崂山创新创业,聚能创芯、云天励飞等18个自主创业项目落地崂山,注册资本金突破2亿元,年营业收入近亿元。落地千山大厦、青岛国际人才创新中心、南方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青岛创新中心等6个平台。依托海尔、海信、歌尔、中科曙光等全球研发总部,加速集聚海外人才。
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破解产学研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探索建立高校、院所、事业单位、企业“四位一体”的人才聚合体。目前,按照这一模式,成立了由管华诗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已聚集两院院士4人、国家特聘专家2人、“泰山学者”4人,成为全市推动中国“蓝色药库”计划的核心力量。率先出台成果转化助力实举,省内率先出台《直接股权投资资金管理办法》,政府以“投资人”的角色,引导各类资本采取科技保险、投贷联动、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搭建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一直到IPO阶段,涵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撬动社会资本助力人才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已有大唐半导体、矽昌通信等4个项目,获得投资金额约3.3亿元。
崂山温度
以“创新”思维爱才留才
服务人才就是服务发展,留住人才就是留住资源。近年来,崂山区按照“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的服务标准,改革创新人才服务工作机制,全力为人才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努力在实践中解答“怎样留住人才”的关键问题,全方位营造人才成长发展的优质生态。
崂山区建立全程式、上门式贴心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人才引进有人跟、人才落地有人管、人才发展有人帮”的全方位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全市率先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机制,在联系服务人才中做好凝聚人才大文章。崂山区在生活上关心关爱人才。住房方面,克服土地资源紧张等不利因素,通过多种途径预留城市空间,全力推进人才公寓、公租房等住房规划建设分配工作。
崂山区深知“励”之有道,“才”倾其力,增强服务全区发展的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率先开展人才政策兑现工作,先后兑现高层次人才培育引进奖励、上规模企业家奖励等7项奖励,增强人才创新创业获得感,上年度共扶持人才项目14个,总扶持金额达1400万元。 本版撰稿摄影记者 陈勇 通讯员 王兴 田晓旭
新闻推荐
半岛记者潘立超据供热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正式供热后,造成室内温度不达标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墙体保温效果差,造...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