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两高校解世界性难题

青岛早报 2019-11-19 06:14 大字

早报11月18日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山东科技大学联合组成的低碳能源化工团队近日成功破解土壤修复与生物质能大宗高值化利用的世界性难题,通过快速热解技术提炼出优质腐植酸,用于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一年变良田

该技术今年在东营市永安镇的示范表明,农林废弃物经过快速热解液化,得到以生物腐植酸类物质为主要成分制备的土壤改良剂,具有控盐、改碱、增碳、降容、增温“五合一”功能,土壤改良效果明显,盐碱地一年即变良田,亩产突破1300斤。

研究人员面对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推广的瓶颈和重金属与盐碱化污染退化土壤修复治理的难题,首次通过化学结构和组成分析,发现生物质快速热解液体是高纯度高活性优质腐植酸,因而发明了附加值高的生物基环境材料,并实现了工业应用和示范。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制备该腐植酸改良剂使用的原料是我国十分丰富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科研人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课题等项目资助下,发明了生物质高效清洁快速热解液化工艺及核心装备技术,最大化制取生物热解液体,在国内外率先解决了油中高含灰、高含水,装置规模化等十大工业化难题,建成国际首套20万吨/年生物质快速热解液化装置,实现了生物质的规模化高效清洁炼制。

科研人员首次提出盐碱土壤腐植酸团粒化造粒、原位生态修复新方法,发明了盐碱地绿色原位快速改良技术,从源头上彻底避免了土壤盐碱化,成本不到现有改良技术的1/3;发明了重金属污染绿色修复技术,处理后污泥同时种植花草,长势良好,实现了当年治理当年即可种植,鉴定认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据山东科技大学低碳能源化工重点实验室主任田原宇教授介绍,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体积小、易存贮、运输的生物液体,如果直接用作锅炉燃烧的话附加值较低。而从这种生物液体中提取制备多种含氧化学品,附加值较高,可广泛应用土壤修复、烟气脱硝和重金属废水反应絮凝等过程,这是未来生物质大宗高值化利用的方向。

目前,我国重金属污染、盐碱化、沙化地等污染退化土地累计50多亿亩,亟需大量廉价高效绿色的土壤修复改良产品。该技术应前景广阔,在彻底解决农林作物规模化资源高效清洁转化、大宗高值化利用、实现农业循环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产业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记者 刘海龙 通讯员 信永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抬头赏美景,起步闻花香 崂山区妇联对王哥庄街道美丽庭院、美丽街巷进行综合评审验收

文/半岛记者陈绪卫图/受访者提供10月30日,由崂山区委宣传部、区妇联、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城市管...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