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采撷:传奇登瀛村
小河东社区王明伦
从南路游崂山,当车子驶上一个名曰“陡阡”的山口时,眼前顿感豁然开朗:只见远处群峰如屏、大海无垠,山下房舍错落、阡陌纵横,登瀛村就坐落在这片俗称“陡阡里”的洼地里。
登瀛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险巇过来峰渐平,忽闻鸡犬两三声。临歧不辨东西路,问柳寻花自在行。”这是古人描写此处的诗句。过去山坡田野间遍植梨树,仲春花开时,望之如万倾雪海,著名的“登瀛梨雪”即指此处。在风景如画的崂山地区,一个普通的村子能力压诸胜,跻身于“青岛十景”之列,绝非浪得虚名。
在清代文人笔下,光绪年间的登瀛春景恍若仙境:“登北峰,凭石远眺,香雪满目,山坡田隙,皆种梨花,周围数十里,绝无杂卉。”直到民国年间,诗人眼中的登瀛村仍美不可收:“山渐崒嵂径渐斜,一片白云入紫霞。万树梨花千倾雪,不知花里有人家。”据说过去达官显贵们游览崂山经过此处时,见其群山环抱、风光旖旎,知是风水宝地、灵异之府,因担心亵渎神灵,便纷纷下来步行,直到过了村子才敢骑马上轿。
据村中《王氏族谱》记载,王氏先祖于明永乐年间从河南淮安府迁居至此,因当时村子附近有许多烧木炭的窑炉,因此取名“登窑”。村前的登瀛湾曾是有名的码头,涨大潮时海水可沿登瀛河直涌到村前。清代之前帆樯林立、商贾云集,当地出产的木炭、药材、梨果、花椒、石料等特产由此运至江浙、海参崴等处,货船返航时则带回竹器、穇子等南方特产。如此富庶之地,自然引起列强觊觎,清顺治年间,为防倭寇进犯抢劫,朝廷曾设兵防之。到了清光绪年间,登瀛村已是崂山地区罕见的繁华之地,这从前人的诗句中可略见一斑:“乱山随海转,郁郁翳松杉。村落沙依港,戍楼嵌石岩。烟尘空际鸟,天贴远边船。东望沧州畔,晶莹一镜函。”
登瀛村在明代之前即有人居住。相传“永乐扫北”时,采取的是“三光”政策,所到之处生灵惨遭涂炭。传说大军每当将一个村子烧光杀尽后,便在大街上扔下一枚金元宝,借此检验是否仍有人迹。谁知丢在登瀛村的那枚金元宝,让一只好奇的乌鸦用嘴拨到了一边,官兵们见金元宝挪了位置,认定是被人所为,即在周围仔细搜寻。当来到登瀛村北面的山谷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声驴叫,循声搜去,在一条叫做“陈家胡同”的深涧中,发现了躲藏于此的数十位村民,官兵们遂将其全部杀死。直到如今,涧中的山石还呈赤褐色,那就是当年让血染红的。20世纪70年代,村民在土崖下取土时,曾掘出一柄铜剑,不知是否当年旧物。
登瀛村地僻境幽,历来为黄冠羽人所青睐。据清人游记中载:清朝初年,有一高士曾在此隐居,不言姓氏,豪爽好客。静室对联曰:“无钱结客能倾胆,有剑酬知不为贫。”后丧其子,又作一联云:“子去花为伴,友稀鸟作宾。”其豁达心态令人起敬。成书于光绪八年的《崂山续志》中对当时的登瀛村如此描述:“三面环山,南邻大海,膏壤千亩,居民七百余户,有老死不知城市者。”村西青山巍峨,山坡上有段表土,一天中随阳光的变化呈不同颜色,故名“三黄山(亦称‘三皇山’)”。相传汉代张良功成后,曾在峰顶一石洞中隐居,偶尔碰到村里早起上山的人时,即以“天明否?”询问。可惜村野莽夫不解玄机,每每以“未明”答之,致使张良一直未能出山。村北山谷陡峭狭长,俗称“登窑北涧”,自古便为灵异之地,有关此处“灵狐”出没的传说,在史料中常有提及。
登瀛村正南方的海中有一大一小两个岛屿,分别称为“大福岛”和“小福岛”。大福岛外观呈“T”型,海拔87.5米,面积仅有0.8平方公里。岛上树木葱笼,翔鸥云集,远远望去,如一块翡翠静置于碧波之中。徐福岛的得名来源于徐福东渡的故事。传说当年徐福出海为秦始皇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时,曾率三千童男女在岛上集结训练,然后由此乘舟东去。后人为纪念他,遂将该岛命名为“徐福岛”。而他们乘船出海的那个海口便叫做“东乘口”。至于徐福当年是否真从这里启程,现已无从考究,但岛上丰富的地下淡水资源确为出海的人们提供一个天然补给站,所以很久以前就有人在此居住。传说李白《寄王屋山人孟大融》一诗中所说的秦代著名方士安期生等人也曾在附近活动过。清光绪年间,有人在岛上掘得一枚铜印,上面刻有“太原仙道图书”的篆文,可见远古时代岛上就有人迹了。历代文人对这一传说多有吟诵,近代著名学者黄孝纾在诗中写道:“乘槎万里别人间,男女三千去不还。终古浪淘徐福岛,何曾海外有仙山。”
1934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根据这一传说将登窑改名为“登瀛”,意为徐福由此登船前往东海瀛洲。后因人口不断增多,又分成了“前登瀛”和“后登瀛”两个村子。
登灜梨雪。
新闻推荐
红牌之祸,图雷被罚款50万元 因中甲收官战报复性犯规动作,亚亚·图雷昨遭黄海俱乐部重罚
文/半岛记者杜金城图/半岛记者何毅青岛黄海青港队已经以中甲头名身份冲上中超,但关于球队的新闻可一点不少。11月1...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