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不见天,车轮不沾泥,工地无扬尘 “智慧工地”让扬尘防控不再难

大众日报 2019-11-13 09:44 大字

□ 本报记者 肖芳

锚杆钻机,可以一边施工一边吸尘;高压远程喷雾系统,可以喷出长达50米的水雾;智能洗车机,不仅能一两分钟完成洗车,还能识别渣土车是不是冒牌……面对秋冬季节扬尘多发的严峻形势,10月29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全市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扬尘防控观摩会,通过3个会场对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控举措进行了全面展示,动员并部署全市建设工程秋冬季专项扬尘污染防治工作。

高科技装备助力工地防尘

“以前工地降尘主要用‘老三件’,洗车机、喷淋和雾炮,效果不理想,现在我们增加了很多高科技的新设备。”在位于李沧区沔阳路的越秀天悦海湾项目主会场,施工单位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赵永争介绍了工地引进的十几种扬尘防治新装备。

高压远程喷雾系统,采用多级高压离心泵驱动,通过特质喷头喷出长达50米左右的水雾,50秒就可以旋转一周,最大覆盖面积7000多平方米,水量大、速度快、效率高,确保现场土方开挖快速处于湿作业状态。

裸土覆盖固尘剂,是一种新型水性环保材料,可快速黏附在土壤颗粒上,形成一层半永久的防风、防雨的高分子保护壳,能去除2.5微米以上的粉尘颗粒,在零下20℃的环境下也不会影响其效果,而且可生物降解,不会形成二次污染。

自动吸尘式锚杆钻机,不仅节能环保、噪音小,而且带有自动吸尘装置,可对钻机前段空气进行收集并过滤,从而减少钻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扬尘……

记者看到,在一整套防尘“神器”的作用下,相较于传统“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刻板工地印象,越秀天悦海湾项目建筑工地现场,空气湿润而清新,没有出现暴灰起尘,工地周边的道路、绿植上,也没有出现灰尘覆盖的脏乱现象。

“通过扬尘管控三道防线、14般兵器,我们建筑工地现场的PM10浓度数值,从160以上降低到40以下,远低于政府规定的250。”赵永争说。

在科技创新园分会场,施工单位中青建安集团有限公司、海川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地展示了堆土固化、作业面苫盖等工地内裸露土地精细化防尘措施。中青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工程部负责人朱骞表示,这些防尘举措和设备的经费投入有“制度保障”:每个建设项目都有安全文明施工费,一般约为造价的5%-10%,其中有单列的扬尘控制费用。

工地防尘更“智慧”

诸多科技范儿十足的防尘装备被引入建筑工地,可它们并不是“散兵游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智慧工地综合系统的进入,这些防尘装备不仅实现“一键控制”,还能通过人工智能系统实现相互关联、配合作业。

在赵永争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一个名为“海控物联”的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微信小程序。打开这个小程序,当日气象条件、AQI指数、工地现场PM10浓度指标等信息一应俱全,各类喷雾降尘设备的运行状态也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动动手指,就可以对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远程操控。“防尘设备一键响应,和现在智能家电的操作差不多。”赵永争说。

在澳门路小学分会场,施工单位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演示了通道式重型车辆洗烘一体机。相对于传统小型洗车机,这种新型洗车机不仅将洗车时间从近20分钟缩短到一两分钟,更是集合了前端无人机航拍、鹰眼全景静态图像分析、出入口车牌识别比对、超载非规车辆告警等AI智能系统,实现对进出场渣土车辆的全方位管控。

“重型运输车辆违规行驶、超载、不冲洗甚至闯岗、不听从现场指挥的现象一直是现场管理的难点。”朱骞表示,引入智能洗车机后,这一难题得到了解决:AI系统会自动分析车辆冲洗效果,扫描车体密闭情况,同时识别车牌,与核准信息数据库进行比对,凡是有冒牌的、超载的、冲洗不净的,马上推送报警信息,管理人员发现后可以立即关门,予以拦停处理。

建筑工地全部纳入扬尘管控

扬尘治理,特别是建设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控,是“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目标是,黄土不见天,车轮不沾泥,工地无扬尘。”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陈勇介绍,自今年4月开展“建设工地扬尘治理攻坚战”以来,青岛逐一排查、重点突破,先后采取网格化检查、随机化巡查、不间断夜查、差别化督查、回头看帮扶“五位一体”监管模式,累计开展现场巡查检查6500余次,约谈相关主体责任人400余人。

对于扬尘污染问题工地,青岛采取“六个一律”,即一律约谈问责、一律公开曝光、一律停工整改、一律取消评优、一律限制投标、一律清出市。对于突出问题工地,青岛建账督察并约谈相关主体责任人,采取差别化督察和达标销号管理以及“回头看”检查,确认问题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全市1294个建筑工地全部纳入扬尘源管控清单。市南、市北、李沧、崂山4个区341处在建工地围挡微雾实现全覆盖。

经过半年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今年10月,《青岛市建筑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管控实施细则》出台。该细则明确了施工工地扬尘管控责任,同时对施工工地防尘降尘措施提出了具体操作标准等。

“目前,全市建筑工地已经基本形成了工地扬尘治理的自觉行为习惯。”青岛市住建局质监站站长、扬尘办主任孙雷说。

新闻推荐

醉汉忘锁门 小偷进了门

本报11月12日讯张某曾因盗窃入狱一年,出狱后又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香江路一社区入室盗窃。11月8日,开发区公安分局民警将张某...

青岛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岛,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