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青岛师生反甄审运动始末(一)

青岛早报 2019-11-11 07:15 大字

青岛师生反对国民党政府甄审的运动(简称反甄审运动)是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青岛仅两个月后发生的。这场运动参加的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规模之大、斗争之激烈,在青岛青年运动史上是空前的。

青岛广大师生在运动中揭露了国民党政府反人民的反动本质,打破了国统区人民对国民党政府抱有的幻想,唤醒了人民群众争民主、求解放的觉悟,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

甄审措施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于8月18日任命李先良为青岛市市长。 9月17日,李先良率国民党青岛保安队入城,从日军手中接收了青岛市政权。自此,在青岛开始实行国民党政府的专制统治。

9月20日,国民党政府召开全国教育善后复员会议,决定对恢复区专科以上的学生,中、小学教职员和中等学校毕业生进行甄审。青岛教育局下达了对日伪时期的高、初中毕业生和中小学教师进行甄审的办法,称:凡未经“甄审”合格的学生与教师,一律不承认学籍、教龄,不能继续求学或报考大学,不能继续任教。

11月14日,《青岛公报》刊登的《恢复区各县、市小学教员登记甄审训体办法》规定:凡曾在敌伪学校任职的教职员,均应予以甄审,并经短期考核后,方可分发学校任教。训体内容为:总理遗教、总裁言行、中国国民党政纲与政策、抗战事迹等。登记期限为11月20日至12月19日。 12月4日青岛市教育局通告:12月5日至15日办理中学生甄审登记,25日考试;考试科目:三民主义、国文、数学、理化、史地等。

国民党政府的甄审措施和对待恢复区师生政治上的侮辱态度,不仅使广大师生面临失业、失学的威胁,而且严重地伤害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同时也遭到了青岛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

拒绝登记

12月初,市立中学毕业生因对甄审不满,联络师范、女中、礼贤、文德等校毕业生共同商议,决定各自回去召集同学,选出代表,召开会议商量对策。中共青岛特支闻讯后,当即研究如何参与和领导这次斗争,并由特支书记张辽去解放区向青岛市委作了汇报。市委指示:特支要全力发动和领导这次斗争,广泛动员师生参加进来,争取家长和各阶层群众的同情和支持,通过斗争、团结进步力量,争取中间分子,教育青年破除对国民党的幻想。要注意斗争策略,防止过左过激。市委决定由市委委员宋子成具体负责这项工作。特支根据市委的指示,决定由组织委员王文成、宣传委员王文仁以校友身份投入反甄审斗争,并派出了工作人员,深入到崇德、文德、圣功、市立女中、师范等校做发动工作。

12月6日,各校代表30余人,在西藏路5号开会,选出7名代表到教育局找负责人未果。多校代表又在湖南路37号开会,共议对策。会上多数代表提出与教育局交涉,要求放宽期限,延期甄审登记。

12月8日,各校代表在江苏路小学开会,商定与教育局交涉。会后,代表们去教育局,向教育局长孟云桥提出:三民主义、总裁言行,在沦陷期间没学过,要求先补习,然后甄审。孟以无钱、无人、无场地为由,予以拒绝。代表们表示,没有钱我们自己募,没有场地我们自己找,只要当局派人授课就行,仍遭孟拒绝。谈判破裂,代表们决定团结起来,协力同当局进行斗争。

翌日,代表们在江苏路小学召开了全市高、初中毕业生大会,会上成立了“高初中毕业生联络会”,选出代表去教育局交涉。孟云桥则声称,甄审是教育部的命令,不能更变。教育局还于12月11日致函社会局:“沦陷区毕业生和收复后在校生所有请求成立各种社会组织,在办理中学生甄审期间,未经该局许可勿准立案。”学生们义愤填膺,决定以拒绝登记来表示反抗,迫使当局不得不登报延期甄审。

青岛当局在声明对教师、学生延期甄审之后,又严命要求对季德中学、文德女中及台东镇小学、北京路小学、江苏路小学等五所学校的校长、教职员进行“甄审”,借此大量裁撤了无贿赂、非嫡系的校长、教职员四五十人,代之以亲戚、亲信。而且,新旧教员的待遇极不平等,新派去的教员每月除发薪金6000元外,再发补助粮6市斗;而原有的教师却没有补助粮。在校学生为了挽留被裁撤的老师,到教育局请愿,遭到了当局的斥责和辱骂。当局还停止了对住校生的粮食供给。国民党政府的倒行逆施,进一步激起了广大师生的斗争怒火,师生们纷纷宣誓,决心团结起来与反动当局斗争到底。 (未完待续)

摘自《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胡耀

新闻推荐

岛城消防进入“陆海空地”时代

早报11月10日讯消防船、消防直升飞机、登高平台消防车、高喷消防车、消防救援装备……11月9日是全国第29个“119”消防宣...

青岛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