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琅琊古韵 建美丽新渔村 琅琊港片区通过文化融合改造提升村庄 彰显特色发展

青岛晚报 2019-10-29 06:27 大字

千年以前,它是重要的海运港口和海防要地,声名显赫;千年之后,它是远近闻名的渔业小码头,热闹兴旺。背靠琅琊台,南望斋堂岛;从秦汉走来,携秦风汉韵……它就是西海岸琅琊镇琅琊港片区。近年来,该片区立足实际、彰显特色,将琅琊文化、渔文化元素有机融合并运用于村庄改造提升中,建设全域旅游型美丽新渔村。

探访

规划设计彰显秦风汉韵

“秦砖汉瓦”的造型,曲折萦回的线条花纹,再搭配上小篆字体的村名……刚走进琅琊港片区,记者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秦风汉韵。在片区代表村台西头村村口,沿街矗立的一块入村标识,第一眼就让人感受到本地的秦汉文化特色。

进入村庄之后,这种秦汉文化特色体现得愈加明显。街道两旁镂空的挡墙、木制的宣传栏、铜制的路灯,临近码头的海鲜风情街,无不彰显着古琅琊的秦汉文化底蕴,走在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凝固秦汉的历史与记忆,一座城镇仅有高楼和景观是不够的,文化才是城镇的灵魂和血脉。”青岛腾远设计事务所有限公司腾远规划院主创设计师徐丽丽说,琅琊港片区是依托琅琊台景区和千年渔港成长出的特色渔村。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设计团队注重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坚持尊重历史原貌、传承历史文化、彰显古镇特色的原则,将美丽村居打造与秦汉文化特色相融合。

特色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在台西头村村支书肖长满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东头的渔事体验广场,这里设置了丰富的景观绿化及渔村特色小品标识,两艘写满沧桑的废弃渔船经过改造后成了孩子们玩耍的好去处,广场旁的海岸边是木栈道和彩色跑道。“原先这里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你看现在改造得多好。”肖长满自豪地说,“环境美了,游客也多了,这里本来就紧邻琅琊台景区,游客们从景区下来正好到村里转转,吃农家宴。”据粗略估算,今年“十一”期间,客流量有五六万人次。

琅琊港的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中国古代海港鼻祖”。2015年,琅琊祭海被列入青岛市级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介绍,此次美丽村居改造强调文化与渔村的融合,以琅琊文化为核心,以渔业为基础,以港口为特色,建设全域旅游型美丽新渔村。在规划中充分运用文化遗址资源,延伸琅琊文化旅游线路;强调渔业活动与旅游活动和谐并存,打造全天候全季节的“渔乐”活动和渔文化体验项目;突出文化节庆活动特色,将琅琊文化、渔文化、民俗活动等与节事庆典相结合,通过村民生产生活与文化旅游的有机融合,实现村庄的活化与乡村的振兴。

计划

码头一分为三各司其职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长期以来,村民赖以生存的就是渔业捕捞、养殖、海产品加工以及乡村旅游。不过,由于近海捕捞的不确定性,传统渔业亟待产业升级。针对这一情况,设计团队提出,靠近渔港码头建设海鲜市场,为游客提供最新鲜的海产品、简单的海产品加工和邮寄服务。海鲜市场东侧临海设置渔事体验和赶海抬趣特色区块,充分利用近海礁石的天然特征发展赶海活动。

此外,村庄虽文化底蕴深厚,有众多古遗址,但均未开发,可达性低,其中最为可惜的便是琅琊港码头。对于这一点,设计团队提出了新思路,即,按照使用功能,将其划分为三处码头:古码头、渔港码头和陆岛交通码头。其中,古码头保留古代渔业码头特色,与周边亭子兰炮台和秦代造船遗址结合形成古码头风貌区;渔港码头承接出海捕捞作业船只,供应新鲜海鲜,设置海鲜初加工及运输设施;新增陆岛交通码头,提供往返斋堂岛的客船服务,满足游客海上游览、海洋观光体验及相关水上娱乐活动。

展望

形成乡村旅游主题路线

在乡村旅游方面,目前村里已开发的产品发展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旅游设施初具规模,但分布零散;村内有大量空置房屋,可充分利用改做民宿;旅游服务设施匮乏,缺乏游客中心、停车场、商业等……急需探索一条与村庄产业相结合的主题化发展道路。

“因此,在远期项目建设上,我们的设计意向是通过特色鲜明的滨海岸线设计,将滨海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串联起来,对滨海岸线不同方式的处理,形成体验赶海乐趣、亲近海洋生活、感受渔村风貌、体验琅琊文化的完整旅游路线。”徐丽丽告诉记者,设计团队还特别提出打造祭海广场,延长旅游时间。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傅春晓摄影徐常青设计师徐丽丽(左)与村支书肖长满一起研究设计方案。

新闻推荐

为陌生人垫车费 获评荣誉乘客

本报10月28日讯22日下午,320路驾驶员孙永光驾车行驶到铁路青岛站广西路车站时,一名女乘客上车后,手机没电,身上又没有零钱,无...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