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心服务”,阳光心态助力“阳光城阳” 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在青举行,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城阳经验”备受关注
城阳区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文/图半岛记者李兵通讯员段存晓
10月11日至14日,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在城阳区举行。来自全国的230余位心理咨询专家学者、1000余名咨询师代表参加大会。大会期间,运用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思维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城阳经验”备受关注。
据了解,第一届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发展大会由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城阳区委、区政府协办,城阳区委政法委、城阳区卫生健康局、青岛瑞阳心语心理学应用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承办。活动包含《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化:历史回顾与趋势展望》等10场主题报告,推出《关于心理咨询类培训课程与证书的共识与声明》《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登记与注册系统》《心理咨询师成长指南》三项大会发布。
青岛市是中央政法委和国家卫健委联合确定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城阳区综合运用“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思维,建设覆盖全社会的阳光心态培育体系、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危机干预和矛盾化解体系,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城阳区坚持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通过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构建了“由上而下”的顶格协调推进机制,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出台《城阳区健康心理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大力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城阳区健全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目前二级以上综合医疗机构心理咨询门诊、基层医疗机构心理咨询室、学校心理辅导室设置率均达到100%,搭建起贯穿区、街道、社区三层级,集信息搜集、定点处置、上门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网络。按照层次和职责打造标准化心理服务场所,目前已建成区级社会心理服务基地1个、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1个、街道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6个;20个社区级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和一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心理服务示范工作室正在建设中;社区居委会心理工作室覆盖率到年底达到50%,2020年达到100%,覆盖全区195个社区。
城阳区坚持专业化思维,坚持“让专业人做专业事”,积极培养不同领域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将社会心理服务作为健康细胞工程(健康社区、健康学校、健康企业、健康家庭)和基层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快构建覆盖各领域的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为职工提供普惠式心理健康服务,先后服务企事业单位近600家、1400多场次、职工17万人次。打造了“瑞阳心语”心理服务品牌,形成了以“政府主导、工会搭台、企业参与、专业服务”为主要模式的“城阳经验”。建立“职工阳光心灵驿站”,为一线职工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心理健康服务,目前已建成8家、在建5家;建立职工订单式服务机制,集中开展“培育阳光心态、创造幸福生活”专题讲座,目前已举办80场、受益职工2万余人。与“瑞阳心语”心理服务中心、“城阳琦祥心理咨询服务公司”合作,建立联合心理帮教基地,并在各街道建立心理服务站点,形成了心理帮扶长效机制。
城阳区发挥中科院心理所、中国社会心理服务高峰论坛、龙头企业“瑞阳心语”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打造全国社会心理服务发展策源地、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人才集聚地、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产业先行区,形成引领全行业的示范发展高地。
目前,城阳区已把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纳入“阳光城阳”建设总体设计,引入社会治理,重点推进,在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弥补了基层社会治理的短板,还营造了引领社会向上向善的“阳光心态”,逐渐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城阳特色的实践经验。2018年,全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1.8%,省以上上访下降32.5%,安全责任事故同比下降53.3%;社区换届期间信访和网络舆情下降了60%以上,实现了换届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两个“零发生”,群众满意度、安全度显著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社会治理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闻推荐
10月12日,2019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暨第二十一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开赛。大赛共设12类49种比赛...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