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银行老员工眼中的金融变迁 老百姓“钱袋子”越来越鼓 银行业务种类越来越多
“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这是莫言小说《卖白菜》中的一段描写,也是深藏在一代人回忆中“数钱”的场景。数钱,对于57岁的市民沈居安来说再熟悉不过了。1962年出生的他,有着27年银行工作经历,与钱打了半辈子交道。从他的回忆和讲述中,可以窥见青岛金融业的变迁和发展。
对账:从算盘到计算机
9月25日,在位于香港中路的交通银行青岛市南三支行,沈居安打开了话匣子。提起青岛银行业的变迁,他如数家珍。沈居安说,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之后,银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印象最深的,当属银行工具手段的变化。
算盘,曾经风靡了一个漫长的时代。上世纪90年代之前,“算盘功夫”是银行人必不可少的,员工的业务能力,也被浓缩到算盘的那几颗算珠上。“进入银行营业厅,就可以听到噼噼啪啪响成一片的清脆算盘声。”沈居安回忆。
到了上世纪90年代,银行营业厅里陆续出现了几台“大块头”——计算机。沈居安记得,当一台台电脑逐渐摆上银行柜台的时候,很多同事一开始感到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有些老员工有抵触情绪。“对于不少员工来说,使用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计算方式需要变化,难免有些不适应。“沈居安笑称,原本在算盘上快捷的双手,到了电脑键盘上就不灵活了,“一指禅”是当时银行内不少初学电脑员工的绰号。
沈居安刚进银行工作时,银行还都是手工记账,填写储户姓名、存款金额等信息都是手工,还要加盖银行公章。“那时候没有计算机,晚上对账是件很麻烦的事情,经常要加班,有时候仅仅是几角钱的差错,就得重新再核算一遍。只有账目没有一丝差错,心才算放进肚子里。”沈居安说,每年12月31日是银行的年终结算日,这一天也是很多银行员工最难熬的日子。一旦有一笔存单出现问题,就得翻回去重新核查、核算,工作量相当大。那一夜,对于银行人来说犹如除夕夜,手工计算、打账本、打报表,奋战到凌晨是常有的事。“如今效率大大提高了,全部都计算机核对了,动动手指头就解决了,不但精确还省时间。”他感慨道。
存取款:从几元到几十万元
70年来,不仅银行技术手段大幅更新,而且老百姓的钱包也更鼓了。沈居安记得,自己1983年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每个月工资54元,到1992年入职银行时涨到89元,每月留下一部分钱作为家用,剩下的存入银行。当年,大多数市民的收入基本靠工资,万元户是有钱人的代名词。那个时候,存取款几十元甚至几元是很普遍的现象。而如今,一次性存取款、转账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已是常见的事情,银行人见证了老百姓财富的快速增长。
沈居安说,他刚到银行工作的时候,老百姓存取款都要到柜台,存折是普遍存在的形式。那个时候,他经常看到有客户拿着一扎皱巴巴的钞票到银行存钱。
进入21世纪,ATM机逐渐进入银行网点。“设备造型大小像洗衣机一样,带着一块小屏幕和键盘。”这是沈居安对ATM机最初的印象,“一台机器几十万元,感觉很新鲜,一开始都不敢用,也不懂怎么用。”而如今,自助设备已经成为银行网点的标配,功能也越来越齐全。智能化成为当前青岛多数银行发展的方向,与之伴随的是,柜台越来越少,各种智能设备越来越多……
在沈居安眼中,以前,银行的业务单一,存取款占了工作量的大半;如今,银行的产品丰富多彩,大额存单、理财、基金……老百姓理财的选择更多了,获益的渠道也更宽了。
曾经,现金是消费的必备品,钱包里不装点钱,心理会很没有安全感。进入21世纪后,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主流。各家银行的借记卡、信用卡排成一排、两排,塞满了市民的钱包。而如今,金融科技让支付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现金、刷卡消费逐渐退潮,取而代之的,是小小的二维码,金融世界已经被装入了手机。
小小钱包的大变迁,折射出老百姓生活日益改善的现实,也是金融科技日新月异的见证。
现在沈居安出门很少再带钱包,只要带上一部手机,无论是买早点、买菜、吃饭、打车,都可以扫扫二维码付款。金融科技的进步,带给沈居安的冲击是巨大的,颠覆了他几十年的习惯,“确实方便,能解决老百姓的痛点,我感觉便捷、简单是现代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从算盘到键盘,从存取款几元到几十万元,从存折到信用卡再到手机支付……一系列变化见证了青岛银行业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一代代青岛金融人充满激情的工作历程;更见证了青岛金融业不断超越的坚实步伐。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记者李德银
新闻推荐
在青岛东海中路上有一家餐厅,部分员工虽然身有残疾,但总能准确捕捉到消费者的需求,这就是肯德基的“天使餐厅”。体贴和暖心...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